约翰福音20章–空坟墓和复活的耶稣
A.空墓的发现
1. (1-2) 抹大拉的马利亚来到耶稣的坟墓前,发现里面是空的,就告诉门徒。
七日的第一日清早,天还黑的时候,抹大拉的马利亚来到坟墓那里,看见石头从坟墓挪开了。就跑来见西门彼得,和耶稣所爱的那个门徒,对他们说,有人把主从坟墓里挪了去,我们不知道放在哪里。
a. 七日的第一日清晨,天还黑的时候,抹大拉的马利亚清来到坟墓那里:耶稣是在星期五被钉十字架的(或者按一些记载是星期四)。祂被埋葬后,坟墓被罗马士兵封住并守卫着(马太福音27:62-66)。这坟墓一直被密封和守卫着,直到七日的第一日,天还黑的时候,才被发现。
b. 抹大拉的马利亚······就跑到西门彼得那里,其他的福音书解释说,她不是那天早晨来到坟墓的唯一的妇人(至少有三个妇人陪着她)。是马利亚跑回来告诉门徒们坟墓是空的,所以约翰提到了她。
i. 耶稣从这马利亚身上赶出了七个鬼(路加福音8:2,马可福音16:9)。她坎坷的过去并没有使她失去成为耶稣复活的第一个见证人和祂复活的第一个受委托的使者的资格。
ii. “这些妇女来完成约瑟和尼哥底母所开始的工。很可能是因为时候晚了、安息日近了,尼哥底母就没有像预想的那样使用他带来的各样香料。”(莫里斯)
c. 他们把主从坟墓里挪了去: 当马利亚看见空坟墓时,她的第一反应是耶稣的身体被偷了。她并没有料到耶稣会复活,她当然也不是抱着希望去想象。
i. 我们不知道放在哪里: “这个复数可以自然地被认为确认马可的说法,即她不是一个人。”(道兹)
2. (3-4) 彼得和约翰向坟墓跑去。
彼得和那门徒就出来,往坟墓那里去。两个人同跑,那门徒比彼得跑得更快,先到了坟墓。
a. 彼得和那门徒就出来,往坟墓那里去:彼得和约翰听见马利亚的消息,就立刻往坟墓那里去。为了保持作者的谦卑,约翰没有直接提到他自己,而只是提到了那门徒。
b. 两个人同跑,那门徒比彼得跑得快,先到了坟墓:约翰很谦虚,没有提到自己的名字,但又很好胜,告诉我们他比彼得跑得快,先到了坟墓。
i. 根据传统的说法,彼得比约翰年纪大。我们可以想象一个像彼得这样四十多岁或五十出头的人,费了很大的力气跑向坟墓,而一个二十多岁的人很容易就跑过了他。
ii. 这表明他们跑地都很努力。彼得和约翰刚刚听到一个改变一生的消息: 坟墓是空的。他们没有办法对这个消息保持冷漠或超然; 他们必须自己去看。
3. (5-10) 彼得和约翰察看空坟墓。
低头往里看,就见细麻布还放在那里。只是没有进去。西门彼得随后也到了,进坟墓里去,就看见细麻布还放在那里。又看见耶稣的裹头巾,没有和细麻布放在一处,是另在一处卷着。先到坟墓的那门徒也进去,看见就信了。因为他们还不明白圣经的意思,就是耶稣必要从死里复活。于是两个门徒回自己的住处去了。
a. 低头往里看:约翰先到了坟墓,低头往里看(古希腊词“blepei”的意思是“清楚地看见实物”),看见耶稣的裹尸布还在坟墓里(见细麻布还放在那里)。约翰清楚地看到了这一点,没有差错。
i. 只是没有进去:因为有一件事使约翰不能进去。“那门徒看见里面仍有埋葬时的衣服,就觉得尸体也在那里,所以没有进去。要么他觉得出于对死者的尊重不应该进入坟墓,要么他害怕触碰尸体会让自己不洁净。”(坦尼)
ii. 那个时代的一个典型的富人的坟墓足够大,可以走进去,一边放着尸体,另一边放着哀悼者坐的长凳。入口可能只有3英尺(1米)高和2.5英尺(0.75米)宽。它足够大,可以钻进去,但还需要低头和转身。进入坟墓需要一些委身,但由于某种原因约翰没有进去。
b. 西门彼得随后也到了,进坟墓里去:无论是什么原因叫约翰不能进去,这原因没有阻挡彼得。当他终于到达时,他立即进坟墓里去。这种行动导向的冲动是彼得的特点。约翰想停下来好好想想,但彼得马上就进去了。
c. 看见细麻布还放在那里:彼得进去,就看见(古希腊词“theorei”的意思是“沉思、观察、细看”)那些布仍然整整齐齐。看起来像尸体从裹尸布中蒸发了,并没有影响它们摆放的位置。
i. 放在那里表明了裹尸布的有序排列。这细麻布是为安葬用的,抹上了膏油、沉香、香料,细麻布分几层铺上。耶稣死的那天,祂的埋葬进行得很匆忙,所以妇人们星期天一大早就来给祂盖更多的衣服。
ii. 膏油、沉香、香料的混合物会使亚麻布变干变硬,就像木乃伊或茧一样。要想正常地除去这些埋葬用的包裹物,就需要进行一些撕裂或切割; 彼得看出,通常情况下,裹尸布不会这样被拿掉。“描述的重点是,这些裹尸布看上去不像是被脱下来; 它们整齐地放在那里,好像耶稣的身体已经从它们中间蒸发了。”(巴克利)
iii. 细麻布整齐有序的摆放表明,并不是人的手移动了耶稣的裹尸布,至少没有任何明显的迹象表明是这样。这一切都表明,在那座如今已空无一人的坟墓里,发生了一件绝对独特的事情。
• 细麻布还放在那里——没有同身体一起被取去。
• 亚麻布是有序的——裹在里面的人没有以任何正常的方式脱掉它们。
• 亚麻布是有序的——没有被盗墓者或破坏者移动。
iv. 有人认为耶稣的裹尸布被保存在都灵的裹尸布中。都灵的裹尸布可能永远无法被肯定地证明是耶稣埋葬时裹尸布的一部分。但是,“迄今为止的证据表明,很可能的结论是,都灵的裹尸布是古老的(可能来自一世纪),它与新约的记录并不矛盾,而且其上的图像不是伪造的。这很可能是耶稣真正的丧服。”(福音神学辞典)
v. 裹尸布上的图像是一个被钉死在十字架上的男人,长着胡子,身高5英尺11英寸,体重约175磅。祂的肌肉发达、体格健壮、年龄在30-35岁之间。他的长发扎成辫子,衣服上没有腐烂的痕迹。1978年10月都灵裹尸布研究项目的结果表明,裹尸布不是一幅油画,也不是赝品。他们确定其上的血液是真实的血液,图像似乎是某种类型的烧焦,尽管他们无法解释这是如何形成的。
vi. 都灵裹尸布是一个有趣的物体,但也有怀疑的理由。
• 约翰描述了两个方面的埋葬包裹: 细麻布和他的裹头巾。这就意味着耶稣的头和身体是分开包裹的,而都灵的裹尸布上有一个完整的身体的图像。有可能裹尸布是在那两套包裹物下面,而约翰没有提到,但是我们不能说约翰描述了一种类似都灵裹尸布的物体。
• 然而,特伦奇建议:“卷起来的布(马太福音,马可福音,路加福音),一定是从两边展开,再往后放,使绷带露出来。”
• 我们或许可以认为,神不希望或不允许保存耶稣的埋葬包裹物,是因为不希望留下一个不可避免会受到崇拜的遗物。
vii. 耶稣的裹头巾: “这意味着头巾仍然保留着耶稣头部轮廓所赋予的形状, 它与其他包裹物之间仍然有一个空间,表明死者的脖子和上胸部之间的距离, 这就是开始包裹身体的地方。”(坦尼)
d. 那门徒也进去,看见就信了:彼得进了坟墓之后,约翰也进去了。(古希腊单词eiden的意思是“理解,感知······的意义”),看见之后约翰才信了。裹尸布别具一格的摆放说服了他。
i. 一般来说,第一批基督徒没有仅仅因为坟墓是空的就相信复活,而是因为他们看见并遇到了复活的耶稣。约翰是个例外; 在见到复活的耶稣之前,他看见空的坟墓就信了。
ii. “他相信耶稣已经从死里复活了。他第一次在脑海里、心里都欣然接受了耶稣复活的事实。他这样做,是凭他亲眼所见的。因为他们二人还不晓得圣经。”(阿尔福德)
iii. “约翰信了,但彼得仍然蒙在鼓里。前者又一次超过了他的朋友。”(麦克拉伦)
iv. “关于复活的一些最好的书是由律师写的,他们中的一些人最初是为了反驳复活。我想到了弗兰克·莫里森、吉尔伯特·韦斯特、J.N.D.安德森等人。另一位英国法学家爱德华•克拉克爵士曾写道:“作为一名律师,我对第一个复活节的证据进行了长时间的研究。对我来说,证据是决定性的,而在高等法院,我一次又一次地以几乎没有那么令人信服的证据获得了裁决。作为一名律师,我毫无保留地接受它,认为它是人们能够证明的事实的证据。”(博伊斯)
e. 因为他们还不明白圣经的意思,就是耶稣必要从死里复活:到了这个时候,彼得和约翰已经相信了复活的事实; 他们信了。然而他们还不明白圣经的意思,祂必须从死里复活的话,所以不明白复活的意思。
i. 知道复活的事实是一个重要的开始,但还不够。我们需要让圣经告诉我们耶稣复活的意义和重要性。
• 复活是指耶稣按圣善的灵说,因从死里复活,以大能显明是神的儿子。(罗马书1:4)
• 复活意味着我们对自己的复活有确据: 我们若信耶稣死而复活了,那已经在耶稣里睡了的人,神也必将他与耶稣一同带来(帖撒罗尼迦前书4:14)。
• 复活意味着神对我们这些身体有一个永恒的计划。“诺斯底异端的教义宣称肉体本身就是邪恶的。柏拉图只有摆脱肉体才能摆脱罪恶。耶稣保留身体; 又说,神供养身体,也供养灵魂,身体和灵魂一样是神圣的,因为灵魂使它成为圣所。”(摩根)
• 复活意味着耶稣有一个持续的事奉: 凡靠着他进到神面前的人,他都能拯救到底。因为他是长远活着,替他们祈求(希伯来书7:25)。
• 复活意味着基督教及其上帝在世界宗教中是独一无二、完全不同的。
• 耶稣的复活证明,虽然耶稣看起来像一个普通的罪犯一样死在十字架上,但实际上祂是一个无罪的人,死于爱和自我牺牲,为的是承担我们的罪。耶稣在十字架上的死是赎价,复活是收据,表明赎价在父神面前是完全的。
B.抹大拉的马利亚遇见复活的耶稣。
1. (11-13) 马利亚悲痛欲绝,在空空的坟墓里看到两个天使。
马利亚却站在坟墓外面哭。哭的时候,低头往坟墓里看,就见两个天使,穿着白衣,在安放耶稣身体的地方坐着,一个在头,一个在脚。天使对她说,妇人,你为什么哭?她说,因为有人把我主挪了去,我不知道放在哪里。
a. 马利亚却站在坟墓外面哭:彼得和约翰察看那空坟墓的凭据,约翰就信耶稣是从死里复活了,尽管他还不明白这一切的意思。马利亚还没有相信耶稣从死里复活了,就哭了。
b. 哭的时候,低头王坟墓里看:马利亚想看彼得、约翰所看见的,就自己去查看。然而,在他们和马利亚的查看之间,坟墓里有些东西发生了变化。
c. 就见两个天使,穿着白衣,在安放耶稣身体的地方坐着: 马利亚没有注意到埋葬的包裹和它们奇怪的排放; 坟墓里有两个天使。马利亚似乎没有感到震惊或恐惧; 她可能没有马上意识到他们是天使(希伯来书13:2)。
i. “对马利亚来说,有天使在是小事,她只有一个念头——她的主不在。”(麦克拉伦)
ii. “为她和其余的人,差遣天使去,要叫他们知道耶稣复活了。他们的职分(也是他们乐意的),就是安慰圣徒,劝戒圣徒,好像用灵里的言语和行为劝戒他们一样。”(特拉普)
iii. 一个在头,一个在脚: “两个基路伯在施恩座的两头也是这样安放的: 出埃及记25:18,19。”(克拉克)
d. 因为有人把我主挪了去,我不知道放在哪里:马利亚做梦也没有想到耶稣还活着。她相信祂是死了,只是想知道祂在哪里,好使她能做最后的工作,准备祂的尸体埋葬。这更证明了她因为天使而没注意到裹尸布。
2. (14-16) 马利亚遇见耶稣。
说了这话,就转过身来,看见耶稣站在那里,却不知道是耶稣。耶稣问她说,妇人,为什么哭?你找谁呢?马利亚以为是看园的,就对他说,先生,若是你把他移了去,请告诉我,你把他放在哪里,我便去取他。耶稣说,马利亚。马利亚就转过来,用希伯来话对他说,拉波尼。(拉波尼就是夫子的意思)
a. 就转过身来,看见耶稣站在那里:马利亚心里希奇,又甚忧愁耶稣在哪里,其实祂就在不远。
i. “也许马利亚突然后退了。或者她可能听到身后有动静。或者,正如许多从克利索斯托下来的释经家所认为的,天使们在看到主在马利亚身后时,可能会做出一些动作。我们不知道。”(莫里斯)
b. 却不知道是耶稣: 马利亚当然知道耶稣是谁,奇怪的是她没有立刻认出祂来。一些人认为这是因为她情绪低落,眼里含着泪水。另一些人猜测,这是因为耶稣看起来有些不同,至少保留了一些祂所受痛苦的印记。
i. “她没有料到祂会在那儿,一心想着别的事情。”(阿尔福德)
ii. “不仅因为她的眼睛因泪水而模糊,而且因为祂的外貌发生了变化; 如马可福音所讲(16:12)。”(道兹)
iii. “复活的耶稣似乎有些不同,所以有的时候祂没有被认出来。”(莫里斯)
c. 妇人,为什么哭?你找谁呢?耶稣没有立刻将自己显明给马利亚。这不是要捉弄她; 而是要打破她对耶稣复活应许的不信和遗忘。
d. 请告诉我,你把祂放在哪里,我便去取祂:马利亚很可能是个高大强壮的女人,她能够把一个死的男人抬走。更有可能的是,她只是充满了悲伤和委身,没有仔细考虑她的计划。
i. “她的话表明了她的委身。她从来没有停下来想一想,她将如何挪动一个成年男子的尸体,或者她将如何解释她为什么有这具尸体。”(坦尼)
ii. “这句谚语多么正确啊,爱无所负荷! 耶稣被钉在十字架上的时候,正值壮年,身上又加了一百斤的香料。可是,马利亚一心只想着把祂带走,只要她能找到祂的下落!”(克拉克)
e. 耶稣说,马利亚!耶稣只要说一句话,一切就都明白了。她从名字中听到她心爱的弥赛亚的语调和声音,立刻叫祂拉波尼(就像约翰福音11章28节中的另一个马利亚一样)。
i. “耶稣对她说,‘米利暗’,(希伯来语的名字),希腊文的意思是马利亚。”(特伦奇)耶稣并不是通过告诉马利亚祂是谁来向她显明自己,而是通过告诉她她在祂面前是谁。
ii. 她的眼睛看不清,但她的耳朵却听清楚了那个叫她名字的声音。“许多人都叫她这个名字。她习惯于每天从许多人的嘴里听到这个名字许多次; 但是只有一个人是用那种语调说的。”(梅尔)
iii. “从来没有一个词比这个词更充满感情。”(塔斯克)“耶稣可以用一个词讲一篇完美的道。”(司布真)
iv. “在伊甸园里,堕落之后,女人的悲伤就开始了且越来越多。耶稣复活后,在祂被埋葬的园子里,有一个女人从她所被应许的后裔——主耶稣基督那里,得到了丰盛且神圣的安慰的信息。如果悲伤一定要沉重地落在女人身上,那么安慰也一定要甜蜜地临到她身上。”(司布真)
3. (17-18) 耶稣差遣马利亚去告诉门徒。
耶稣说,不要摸我。因我还没有升上去见我的父。你往我弟兄那里去,告诉他们说,我要升上去,见我的父,也是你们的父。见我的神,也是你们的神。抹大拉的马利亚就去告诉门徒说,我已经看见了主。她又将主对她说的这话告诉他们。
a. 不要摸我: 关于耶稣的意思出现了一些困惑,主要是因为在旧的英皇钦定本本中有这样一句话:不要摸我。有些人认为耶稣告诉马利亚不要用任何方式触摸祂,好像她的接触会玷污祂。但马利亚立刻抓住耶稣,不愿意让祂离开。
i. “也许我们应该从严格意义上理解这里的希腊文动词时态。现在祈使句带有否定意义,意思是‘停止做某事’而不是‘不做某事’。”(莫里斯)
ii. “耶稣不是说马利亚不可摸祂,恐怕祂被玷污,乃是劝她不要留住祂,因为祂要再见到马利亚和门徒们。”(坦尼)
iii. “我们不需要被那种好奇的解释所束缚,这种解释认为祂仍然必须进入天上的至圣所,以完成祂在十字架上献祭所引发的赎罪日的原型。”(布鲁斯)
iv. 这也说明耶稣复活的身体是不同的,但与祂复活前的身体是相似的。这绝对是真实和有形的,耶稣不是一个幽灵。
b. 你往我弟兄那里去,告诉他们说:耶稣让一个女人作祂复活的头一个见证。那时的律法不承认妇人的见证,惟有耶稣承认。
i. 这也证明了这一说法的历史真实性。如果是有人编造了这个故事,他们就不会让一个妇女做复活的第一个证人,而这些妇女通常被认为是不可靠的证人。
ii. “二世纪晚期的反基督教辩论家塞尔苏斯认为复活故事是基于一个‘歇斯底里的女人’的幻觉。”(布鲁斯)
iii. 我弟兄: 令人感动的是,耶稣把祂的门徒——所有离弃祂的人,约翰除外——称为祂的弟兄。令人感动的是,马利亚完全理解祂的意思。
iv. “我不记得主耶稣曾称祂的门徒为弟兄,直到那时候才开始。祂称他们为‘仆人’;祂称他们为‘朋友’;但如今祂从死里复活,就说,‘我的弟兄们’”。(司布真)
c. 我要升上去,见我的父,也是你们的父。见我的神,也是你们的神:耶稣并没有说,我们的父和神,由此指出祂与神的关系与门徒与神的关系不同。那坐在天上的,就是他们的父,也是神,但不像祂是耶稣的父也是神那样。
i. “祂没有说‘我们的父’,所以在某种意义上,祂是我的,在另一种意义上,祂是你们的; 按本质是我的,照恩典是你的……我的神,我作为人在祂以下。你的神,是因我在祂与你中间做中保。”(奥古斯汀)
ii. 祂也特别提到了祂即将到来的升天。祂升天的话语让他们知道祂复活了、不会再死。
C. 门徒遇见复活的耶稣。
1. (19) 耶稣出现在他们中间。
那日,(就是七日的第一日)晚上,门徒所在的地方,因怕犹太人,门都关了。耶稣来站在当中,对他们说,愿你们平安。
a. 那日晚上: 这就是坟墓被发现是空的和马利亚遇见复活的耶稣的同一天。我们看到耶稣在复活日五次显现。
• 给抹大拉的马利亚(约翰福音20:11-18)。
• 给其他的妇人(马太福音28:9-10)。
• 给以马忤斯路上的两个人(马可福音16:12-13,路加福音24:13-32)。
• 给彼得(路加福音24:33-35,哥林多前书15:5)。
• 给十个门徒,多马不在(约翰福音20:19-23)。
b. 门徒所在的地方。门徒们同住在一处,这原是好的。耶稣告诉他们,祂离开之后,他们必须彼此相爱,这就假定他们会在一起(约翰福音15:17)。祂也为自己离开后他们的合一祷告(约翰福音17:11)。这命令被实现了、祷告也应验了,至少在祂被钉十字架以后的那几天是这样。
c. 门都关了: 意思不仅是门被关上了、而且被锁上了,防止任何不受欢迎的人进入。这个意思是,当耶稣突然来站在当中的时候,房间是安全的。我们没有被告知耶稣是如何进入这个房间的,但感觉上不是以任何正常的方式,祂似乎只是简单地出现了。
i. “当他告诉我们门是‘关着的’时,我们应该理解这句话的意思是‘锁着的’,这是出于对犹太人的恐惧。”(莫里斯)
ii. 门是关着且锁着的,这样他们就不会受伤。那些关着的和锁着的门也把耶稣关在外面。值得感恩的是,耶稣比那些关着的和锁着的门更有能力。尽管有那些门,祂还是进去了。不过,最好还是为耶稣开锁和开门。
iii. “后来圣灵降在他们身上,他们不但开了门,还放胆在殿里传基督,并不惧怕危险。”(特拉普)
iv. 耶稣来站在当中: “这个词描述的是在祂显现之前,到他们中间那看不见的来临。”(阿尔福德)
v. 耶稣这奇怪而神迹的显现,显然是要证明复活的身体不受我们现在身体的限制。因为我们要像耶稣一样复活(罗马书6:4,哥林多前书15:42-45),这给我们一些暗示,让我们知道在复活后身体的本质。
vi. “我们只能说,约翰想让我们看到复活的耶稣不受紧闭的门的限制。祂奇迹般地站在他们中间。”(莫里斯)
vii. 耶稣复活后本可以去任何地方、做任何事,但是祂想和祂的子民在一起。祂找到了祂的子民。
d. 愿你们平安:在耶稣被钉十字架的日子,门徒们离弃了祂,他们可能觉得耶稣要责备他们。相反,耶稣带来了平安的话、和解的平安。
i. “‘愿你们平安’,就让他们确信没有理由害怕,一切都好,因为他们(路加福音24:36)被祂的显现吓坏了。”(特伦奇)
ii. “我们的夫子来到祂那胆怯不信的门徒那里,站在他们中间,问他们安,说,愿你们平安。我的灵魂啊,即便你是祂用自己的血所换来的当中最不配的,祂为什么不该来找你呢?”(司布真)
2. (20-23) 复活的耶稣服事祂的门徒。
说了这话,就把手和肋旁,指给他们看。门徒看见主,就喜乐了。耶稣又对他们说,愿你们平安。父怎样差遣了我,我也照样差遣你们。说了这话,就向他们吹一口气,说,你们受圣灵。你们赦免谁的罪,谁的罪就赦免了。你们留下谁的罪,谁的罪就留下了。
a. 就把手和肋旁,指给他们看:耶稣又向他们证明自己是拿撒勒人耶稣,是从死里复活的。耶稣为在场的10多个门徒这样做; 路加提到这次聚会不仅包括门徒,也包括那些和他们在一起的人(路加福音24:33),耶稣邀请他们触摸祂的身体,看是不是真的(路加福音24:39-40)。
i. “耶稣来到他们中间,并不是要向他们显明一个新思想、一个哲学的发现、或者甚至是一个深刻的教义、一个深奥的奥秘、或别的什么,乃是要显明祂自己。那天祂是一个神圣的利己主义者,因为祂所说的就是祂自己。祂所揭示的就是祂自己。”(司布真)
b. 愿你们平安!耶稣刚刚给了他们平安的祝福(约翰福音20:19)。也许当时的重点是平息他们的恐惧和震惊(路加福音24:36)。重复这一应许使这一平安的礼物更大、更有意义。复活的耶稣带来平安。
i. “祂面对并击败了所有破坏人类平安的力量。正如祂所说,“愿你们平安”,祂所做的远不止表达一个愿望。祂在发表声明。祂正在祝福。”(摩根)
• 我的罪得赦免了——平安。
• 罪的奴役被破坏——平安。
• 我的救主带走了我的恐惧和忧虑——平安。
• 我的生命是为了永恒——平安。
ii. “在我们能有效地向别人传讲平安的福音之前,我们必须内在和外在都有平安。”(博伊斯)
c. 父怎样差遣了我,我也照样差遣你们。耶稣给祂的门徒一个使命,叫他们在这地上继续作工。这就是耶稣在约翰福音17:18祷告过的使命: 你怎样差我到世上,我也照样差他们到世上。
i. 这就是说,当时和现在,门徒都是照父所差子的样式受差遣的。正如约翰福音17章18节所述,这意味着门徒们是受差派的——宣教士。
ii. 路加福音24:33描述了在复活的主日晚上的这次聚会,这是很重要的: 十一个使徒和同他们在一起的人聚集在一起。这意味着不仅是那10个门徒(缺少犹大和多马)从耶稣那里领受了圣灵和这使命。它的意思是耶稣把每一个信徒都派到世上来传道。
iii. 正如约翰福音17:18所说,我们想到耶稣是如何被差来的,并且与我也照样差遣你们的真理联系起来。我们奉差遣的方式和耶稣一样。
• 耶稣并不是作为像柏拉图或亚里士多德那样的哲学家被差遣的,尽管祂知道的哲学比他们都要高。
• 耶稣不是作为发明家或发现者被差遣的,尽管祂本可以发明新事物、发现新大陆。
• 耶稣并不是作为征服者被差遣的,尽管祂比亚历山大或凯撒更强大。
• 耶稣被差遣来教导。
• 耶稣被差遣和我们住在一起。
• 耶稣被差遣为真理和公义受苦。
• 耶稣被差遣来拯救人类。
d. 受圣灵: 耶稣将圣灵赐给祂的门徒,给他们新的生命和能力来完成他们的使命。约翰似乎注意到向门徒吹的这一口气与神在创世时将生命注入人类的一口气之间有一种联系。这是一个再创造的工作,甚至就像神把生命注入到第一个人里一样。这就是门徒们重生的地方。
i. “这句话的意思是说,他们将成为新人,完全有资格胜任祂呼召他们去做的工作; 因为在祂吹气中,祂显然提到了人类的第一次创造,那时神把生命的气息吹进人的身体。”(克拉克)
ii. “这个希腊单词和旧约希腊文译本中两个短语是一样的,即创世纪2:7‘主耶和华将生命的气(或灵)吹在人的鼻孔里’; 以西结书37:9‘你要向这些被杀的人吹气,他们就活了’(枯骨的异象)”。(特伦奇)
iii. “在耶稣传道的早期,福音书作者曾说: ‘那时还没有圣灵,因为耶稣还没有得着荣耀’(约翰福音7:3):现在赐圣灵的时候到了。”(布鲁斯)
iv. 他们接受了与耶稣同在的圣灵; 就是那使祂的言语和行为得能力的灵。“祂向他们身上吹气,是要给他们一种印象,仿佛祂自己的灵也给了他们。”(道兹)
e. 你们赦免谁的罪,耶稣就赐给祂的门徒权柄,就是按圣灵所赐的权柄,宣告赦罪并警告人的罪。我们可以说,彼得在五旬节的讲道(使徒行传2:38)是在行使神所应许的能力、宣告罪得赦免。
i. “接受圣灵是很重要的。耶稣的话强调,圣灵不是赐给教会作为装饰,而是要使所有人都能做基督的工作。”(坦尼)
ii. 教会有责任向悔改的信徒宣告赦罪也有责任警告不信的人,他们有失去神怜悯的危险。赦罪不是我们可以常遭的,也不是我们可以否认的; 我们乃是照着神的话和圣灵的智慧宣告赦罪。
iii. “教会集体宣布赦罪的条件,并以大使的全权宣布赦罪或保留罪。”(特伦奇)
iv. “祂是在说,被圣灵充满的教会有权柄,宣布哪些罪可以赦免,哪些罪不能赦免。这符合拉比的观点,拉比认为某些罪是‘被捆绑的’,而另一些罪是‘被释放的’。”(莫里斯)
v. 耶稣在复活日为门徒所做的工作,为祂在子民中的工作提供了一个持续的模式。今天,耶稣想要祂的子民继续这四维的确据、使命、圣灵和权柄的事工。
3. (24-25) 那不在场的门徒多马的怀疑。
那十二个门徒中,有称为低土马的多马。耶稣来的时候,他没有和他们同在。那些门徒就对他说,我们已经看见主了。多马却说,我非看见他手上的钉痕,用指头探入那钉痕,又用手探入他的肋旁,我总不信。
a. 多马······耶稣来的时候,他没有和他们同在: 我们不知道多马为什么没有和他们在一起,多马也没有因为缺席而受到责备。
b. 我们已经看见主了: 多马没有因为缺席而受到批评,但他仍然错过了机会。有一个祝福是给那些在场的人的,而多马却没有收到。
i. “多马做了一个忧郁的人所能做的最坏的事,独自一人走到一个角落里沉思,因此夸大了他所有的特征、歪曲了事实的比例、拥抱了他的绝望,因他与同伴分离。所以他失去了他们所得的,就是看到主。”(麦克拉伦)
c. 我非看见祂手上的钉痕,用指头探入那钉痕,又用手探入祂的肋旁,我总不信: 多马通常被称为多疑者,一个歪曲了他的错误、忽略了他的改变的称号。在这里我们可以说多马没有怀疑; 他显然坚决拒绝相信。
• 多马拒绝相信许多见证和可靠证人的证词。
• 多马极度需要证据; 不仅是可见的证据,还有可触摸的证据,以及反复触摸耶稣多重伤口的证据。
• 多马坚决拒绝相信,除非这些条件得到满足(我总不信)。
i. “通常情况下,这被认为是多马比其他人更有疑心,当然,他可能是这样。但是,不应忽视另一种可能性,即他因钉死在十字架上的悲剧如此震惊,以致他很难相信其后果已被取消。”(莫里斯)
ii. “也许他已经放弃了希望;——他的感官的有力证据使他认为刺穿的肋旁和受伤的手预示着一种无法复活的死亡。”(阿尔福德)
iii. 亚当克拉克称多马的不信是不合理的、顽固的、偏见的、自以为是的、傲慢无礼的。尽管如此,多马仍然想和那些信的人在一起,这是件好事、也很重要。
iv. 多马的不信是很强烈的,但却是诚实的。当他不信的时候,他拒绝假装相信,这是件好事。
v. 有些人觉得很有趣,因为多马没有提到耶稣脚上的伤。“本福音书、马太福音、路加福音,都没有提到脚上的穿剌。从路加福音24:39来的一个推论是,耶稣的脚可能是钉在十字架上的,而不是像普遍的做法那样用绳子拴着。”(塔斯克)
4. (26-27) 一个星期后,耶稣对多疑的多马说话。
过了八日,门徒又在屋里,多马也和他们同在,门都关了。耶稣来站在当中说,愿你们平安。就对多马说,伸过你的指头来,摸(摸原文作看)我的手。伸出你的手来,探入我的肋旁。不要疑惑,总要信。”
a. 过了八日:耶稣与门徒们,包括多马,在接下来的一个星期天举行了这次会面。耶稣以同样神秘而非凡的方式进入房间(门都关了,站在当中)。耶稣也同样问安(愿你们平安!)
i. 他们聚会的门是锁着的,这表明虽然他们相信耶稣从死里复活,但真理的意义还没有渗透到他们思想和行动的每一个领域。
ii. 重要的是,这两次耶稣和祂的门徒的重要聚会都是在星期日举行; 这是主日门徒聚会的第一个迹象。“主来到门徒们当中的这一记忆,很可能与教会早期的习惯有关: 在一周的第一天晚上聚会,祈求主与他们同在,说:“主啊,来吧!’”(布鲁斯)
b. 伸过你的指头来,摸(摸原文作看)我的手。伸出你的手来,探入我的肋旁:耶稣就照多马要求的给他证据。我们认为耶稣没有义务这样做; 祂本可以根据别人提供的可靠证据,要求托马斯相信祂。然而,在怜悯和仁慈中,耶稣满足了多马的要求。
i. 对多马来说,耶稣向他重复祂对其他门徒所说的话(约翰福音20:25) 一定是一件令人惊讶的事。耶稣知道多马的要求和不信。
ii. “要让一个好人为他的粗野的话感到羞愧,最好的办法就是在他冷静下来的时候,把这些话再对他说一遍。”(麦克拉伦)
iii. 耶稣与多马的互动表明复活的耶稣对祂的子民充满了爱、恩慈和温柔。这并没有改变。“整个谈话确实是一种责备,但却被爱所掩盖,多马几乎不能看出来。”(司布真)
iv. 这里有一个明确的教训: 当你需要确据的时候,去看耶稣的伤痕。它们是祂的爱、祂的牺牲、祂的胜利、祂的复活的明证。
c. 不要疑惑,总要信: 耶稣清楚地命令多马停止他的不信,而要开始相信。耶稣对多马和他的不信是宽宏大量和仁慈的,但耶稣没有赞美他的不信。耶稣想要把他从疑惑和不信中带到信当中。
i. 耶稣甚至不管多马以前的信仰,以及对祂以前的教导和神迹的相信。因为多马不信复活的耶稣,耶稣就认为他不信。
ii. 神常常不会责备我们的疑惑,却常常显明我们的疑惑和不信,并行奇妙的事对我们说话。但对耶稣的门徒来说,怀疑和不信并不是他们想要的情景。如果它们是通往信仰之路上的关卡,那么就应该用慷慨的爱来对待它们; 但是怀疑和不信永远不应该被认为是门徒的目的地。
5. (28-29) 多马以信心回应。
多马说,我的主,我的神。耶稣对他说,你因看见了我才信。那没有看见就信的,有福了。
a. 我的主,我的神: 多马立刻从公然的不信转变为彻底的信(约翰福音20:25)。他用神的称号称呼耶稣,称祂为主为神。同样重要的是,耶稣接受了这些称呼,而并没有告诉多马“不要这样称呼我。”
i. “眼见可能使多马相信耶稣已经复活,但使他开口喊着说:‘我的主,我的神!’的,是别的、内在的东西。”(麦克拉伦)
ii. “多马所信的道,是他从前所弃绝的。‘我不信’,他说,‘除非——除非——除非。现在他比一些其他的使徒信的更多。所以他公开承认了。他是第一个从他的伤痛中教导基督的神性的门徒。”(司布真)
iii. “这些话不仅仅是一声惊呼。这不是[希腊文]所表达的; 这些话的意思是,你是我的主,我的神。重复代词加重语气。”(道兹)
iv. “一个犹太人称呼另一个人为‘我的主和我的神’几乎是不可思议的……多马,在复活的光中,把主(基里奥斯)和神(西奥斯)的头衔用到耶稣身上,两者都是神性的称号。”(坦尼)
v. “在普林尼写给图拉真的信中(公元112年),他把基督徒描述为把基督当作神向祂唱赞美诗的人。”(道兹)
vi. 多马不信的时候,他会诚实地说出来(约翰福音20:25),但他也诚实地接受证据的全部含义。多马不是半信半疑的人。
vii. 司布真考虑了多马宣言的许多方面。
• 这是对神圣奇迹虔诚的表达。
• 这是一种难以形容的喜悦。
• 这表明他完全改变主意了。
• 这是对基督忠心的热情表白。
• 这是一种独特而直接的敬拜行为。
viii. “凡要得救的人,总要先在这信经上,和多马同心合意地说,‘我的主,我的神’。我不详细讲述亚细亚信经的所有细微差别,但我毫不怀疑它的写作对当时的时代绝对是必要的,它有助于察验阿里乌派的逃避和诡计。但我更喜欢多马的这篇简短的信经,因为它简短、精练、全面,并且避免了那些如同信仰流沙一般的细节问题。”(司布真)
b. 你因看见了我才信: 释经者们对多马是否真的按照耶稣的邀请去触摸耶稣的伤口存在分歧。耶稣说,你因看了我,而不是因为你看见并摸了我,这就在一定程度上证明多马并没有摸过耶稣的伤口。
c. 那没有看见就信的,有福了:对那些信的人,有特别的祝福应许。多马要求在他相信复活的耶稣之前先看见并触摸祂。耶稣明白,可靠的证人所作的见证是足够的证据,那些接受充足证据的人,是有福的。
i. “我认为祂所说的,不是主观的信心,乃是满足的信心。祂说的是对神所提供的一切感到满足的信心,而不是渴望以异象、奇迹、深奥的经历或各种形式的成功来证明神的恩宠。”(博伊斯)
ii. “由此我们得知,凭祂的使徒们的见证就信耶稣,必叫人得着使徒们领受的同样的祝福。这样,神就建立了整个恩典的体系,使一个信徒,在离复活的时候一千八百年之后,不会蒙受任何损失,因为他没有看见过基督的肉身。”(克拉克)
iii. 耶稣的这些话是另一个八福,并应许一个伟大的祝福。司布真考虑了一些可能减少这种祝福的情景。
• 当我们要求一个声音、一个异象、一个启示来证明我们的信心的时候。
• 当我们要求一些特殊的环境来证明我们的信仰时。
• 当我们要求一些狂喜的体验时。
• 当我们要求对每一个困难的问题或反对给出一个答案时。
• 当我们要求在耶稣基督的工作中获得人眼中的成功时。
• 当我们要求别人在信仰上支持我们时。
iv. 多马的信心成为全书的高潮。在整本约翰福音中,耶稣战胜了疾病、罪、邪恶、死亡和悲伤。现在耶稣又和多马一同战胜了不信。
6. (30-31) 约翰福音的概述。
耶稣在门徒面前,另外行了许多神迹,没有记在这书上。但记这些事,要叫你们信耶稣是基督,是神的儿子。并且叫你们信了他,就可以因他的名得生命
a. 另外行了许多神迹: 约翰承认他所展示的是一个不完整的记录。他不可能把耶稣所说所做的全部都记下来(约翰福音21:25)。
i. 一个人收集关于一个死去的先知的一切可能的资料; 这是一个人所能收集到的全部。但是,一个人对一个活着的人的讲述,只够把他介绍给听众。约翰相信与耶稣的个人关系会向信的人揭示更多。
ii. 这书上:“通过‘这书上’这几个字可以看出,这是福音书的最初或预期的结论,作者现在正在从整体上回顾它。”(道兹)
b. 但记这些事,要叫你们信耶稣是基督,是神的儿子。虽然还有许多别的神迹,约翰却选了福音中所显示的神迹来讲解耶稣,使读者相信耶稣是弥赛亚,是神。这真的不是一本关于神迹的书——这是一本关于耶稣的书。这些神迹是有益的,因为它们揭示了耶稣。
i. 福音书以及整本圣经的写作,是为了让我们相信,而不是怀疑。“整本书中没有任何一段文字意在制造怀疑。怀疑是自我播下的种子,也可能是魔鬼播下的种子,它常常在我们不经意的情况下,带着充足的丰富,茁壮成长。”(司布真)
ii. 约翰福音2:11讲到了神迹的起头,在他的福音书中,约翰至少列出了七个神迹。
• 约翰福音2:1-11 –把水变成酒。
• 约翰福音4:46-54 –医治贵族的儿子。
• 约翰福音5:1-15 –在毕士大池子旁边医治。
• 约翰福音6:1-14 –喂饱5000人。
• 约翰福音6:15-21 –在水面上行走。
• 约翰福音9:1-12 –医治生来瞎眼的人。
• 约翰福音11:1-44 –拉撒路从死里复活。
iii. 其中最大的神迹,就是耶稣的死和复活。总的来说,这些神迹为相信耶稣是弥赛亚和神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信心不是盲目的跳跃; 而是基于有力证据向前跨出去。
iv. 神的儿子:“当然,这个称号的意思并不像希腊罗马半神那样具有生物学上的血缘关系; 但是,‘神子关系’的比喻表达了自然的合一、亲密的交通和耶稣与天父之间独特的亲近。”(坦尼)
c. 信了他,就可以因他的名得生命:约翰明白,信耶稣是弥赛亚、是神,这信仰的价值,超过对真理的尊贵的承认。它还带着因祂的名得生命的应许。这生命改变了约翰自己,他想要所有的人藉着他的福音书得着这生命和改变。
i. 这个信仰并不复杂。我们的回应和ABC一样简单: 接受、相信和委身。这并不总是容易的,但并不复杂。
ii. 因祂的名得生命: “因祂的名,不是指‘借着祂名字的命名’,乃是因着叫这名的那一位的能力。在圣经中,神的‘名’不仅是指祂的名字,而是指祂的一切本质。”(塔斯克)
(c) 2020 The Enduring Word Bible Commentary by David Guzik – [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