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太福音第 15章 – 耶稣纠正法利赛人和向外邦人传福音的
A. 耶稣谴责宗教形式主义
1. (1-2) 从耶路撒冷来的领袖们质问耶稣
那时有法利赛人和文士,从耶路撒冷来见耶稣说:“你的门徒为什么犯古人的遗传呢?因为吃饭的时候,他们不洗手。”
a. 有法利赛人和文士,从耶路撒冷来见耶稣:到目前为止,耶稣的大部分的事工都是在加利利地区。加利利在犹太的北边,就是耶路撒冷所在的地方。这些文士和法利赛人,是从耶路撒冷来的官方代表,要考察考察这个耶稣所说的话、所作的事。
i. “他们真的很困惑; 很快他们又会感到很愤怒、很震惊。” (Barclay)
b. 你的门徒为什么犯古人的遗传呢?这些洗濯仪式是遗传下来的,不是圣经所教导的。宗教领袖在提到古人的遗传而不是神的诫命时,也同样看重。
i. “这里的‘古人’不是活人的统治者,而是过去的宗教权威的传承者,越古老越德高望重。” (Bruce)
c. 因为吃饭的时候,他们不洗手: 这件事与良好的卫生习惯无关。宗教官员们对门徒们不遵守饭前严格而广泛的洗手仪式而生气。
i. 许多古犹太人非常认真地对待这古人的遗传。“犹太拉比约西说,不洗手吃饭的和与妓女苟合的同罪。”” (Poole)
ii. “犹太人是怎样评价这些的呢?下面的例子可以证明:“文士的话语,比律法的话语更美:因为律法上的言语又沉重又轻省。文士的言语却都是沉重的。”Hierus. Berac. fol. 3.” (Clarke)
2. (3) 耶稣用一个问题来回答人的遗传违背了上帝的旨意
耶稣回答说:“你们为什么因着你们的遗传,犯神的诫命呢?”
a. 你们为什么犯神的诫命呢?:门徒被指控有罪,耶稣就用控告的话回答他们。耶稣的回答很有力,因为这些领袖太关心这些仪式上的琐事。当他们因为自己的遗传而告人是不洁净的时候,他们就不让人接近上帝。
i. 这是耶稣强有力的回答。最终,这些与宗教领袖的冲突成为耶稣被交给罗马人处死的外在原因。
b. 因着你们的遗传: 耶稣重复了文士和法利赛人已经提到过的——这个指控是基于人的遗传的。宗教领袖们要求的洗手仪式是按照遗传,而不是按照圣经来的。
3. (4-6) 他们的遗传是如何不尊荣上帝的一个例子: 因着说奉献给神就不帮自己的父母
神说,‘当孝敬父母。又说,咒骂父母的,必治死他。’你们倒说,‘无论何人对父母说,我所当奉给你的,已经作了供献。他就可以不孝敬父母。这就是你们借着遗传,废了神的诫命。’
a. 当孝敬父母: 上帝明确的命令说,每个人都应该孝敬他们的父母–甚至设立了对极端不顺服这一命令的惩罚。当我们长大成人,不在父母的家里,不在他们的权威下,我们就不必再听从父母的了。然而,我们仍然要孝敬他们;该命令延续。
b. 无论何人对父母说,我所当奉给你的,已经作了供献: 耶稣时代的一些犹太人有办法绕过孝敬父母的命令。如果他们宣称他们所有的财产或积蓄都是特别奉献给上帝的,那么他们就可以说他们无法帮助自己的父母。
i. “这一便捷声明显然财产实际上仍由许愿人支配,但却剥夺了他父母的一切权利。” (France)
ii. “我们的救主在此也让我们知道,第五条诫命人要孝敬父母,在他们需要的时候帮助他们,这就是其他经文中“孝敬”一词的意思。” (Poole)
c. 这就是你们借着遗传,废了神的诫命: 通过这个技巧,人可以完全违背孝敬父母的命令,并且在极端虔诚的时候这样做。
4. (7-9) 耶稣谴责他们虚伪的遗传为假冒伪善
“假冒为善的人哪!以赛亚指着你们说的预言,是不错的。他说,
‘这百姓用嘴唇尊敬我,
心却远离我。
他们将人的吩咐,当作道理教导人,
所以拜我也是枉然。’”
a. 这百姓用嘴唇尊敬我,心却远离我: 耶稣所面对的并引用了以赛亚书中的一段话(以赛亚书29章13)所描述的宗教领袖的确如此。然而,我们可能也是如此。我们可能看上去是在靠近神,但我们的心却远离他。我们很容易被想要靠近神的外在形式所打动而没有用心去亲近他。
i. 上帝对内在和真实感兴趣。我们更感兴趣的仅仅是外在的和形象。一个人必须注意他们与神的关系不仅仅是外在的和形式上的。
b. 他们将人的吩咐,当作道理教导人: 以赛亚书中的引文准确地描述了这些宗教领袖的真正问题。他们把人的遗传提升到与神启示的话语同等的位置。
i. 耶稣没有说:“所有的遗传都是坏的。他没有说:“一切遗传都是好的。”他将人的遗传和上帝的话语作比较,把它们看得比上帝所说的话低得多。
5. (10-11) 耶稣对众人说宗教的形式主义
耶稣就叫了众人来,对他们说“你们要听,也要明白。入口的不能污秽人,出口的乃能污秽人。”
a. 耶稣就叫了众人来: 对付完宗教领袖之后,耶稣现在教导普通百姓真正的敬虔。
b. 入口的不能污秽人,出口的乃能污秽人: 耶稣陈述了一个基本原则。用“不洁净的手”或我们所奉上的任何其他东西吃饭,都不能污秽人;出口的才是污秽的,也显明出我们的心不洁。
i. 这并不是说没有污秽的东西我们吃能吃进去;其中一个例子就是色情。但是在这个特定的背景下,耶稣说的是食物的洁净仪式问题,他预知在新约中一切食物都是洁净的(使徒行传10章15节)。
ii. “耶稣在马太福音15章11节和17章20节中所阐述的原则使得教会最终放弃旧约的食物律法是不可避免的。” (France)
6. (12-14) 耶稣随后警告他的门徒,只有来自上帝和真理的才会持久和安全
当时,门徒进前来对他说“法利赛人听见这话,不服,你知道吗?(不服原文作跌倒)”耶稣回答说“凡栽种的物,若不是我天父栽种的,必要拔出来。任凭他们吧。他们是瞎眼领路的。若是瞎子领瞎子,两个人都要掉在坑里。”
a. 法利赛人听见这话,不服,你知道吗?这是一个幽默的场景。门徒来见耶稣,对他说:“耶稣,你知道你得罪了那些人吗?”耶稣当然知道他得罪了他们!他想冒犯他们,因为他们把人的遗传看得太重了。
b. 凡栽种的物,若不是我天父栽种的,必要拔出来: 这直接适用于宗教领袖和像他们一样的所有人。他们的诫命不能长久,因为不是扎根于神和真理。
i. “门徒们没有必要和法利赛人斗, 按照事物的自然发展,他们将被自己的进程所产生的不可避免的后果而被连根拔起。” (Spurgeon)
ii. 然而,这个原则应该使我们反省自己,看看我们是否像法利赛人一样制定了人的遗传的戒律。“在这里,我们找到了所有人的教导的检测,不管它是多么善意。若不以神的话语为基础,不以神的话语为根基,或与神的话语有任何程度的偏离,那就毫无怜悯,被连根拔起。通过这个检测,我们需要检查我们的传统,习俗,习惯,规则,条例。” (Morgan)
c. 任凭他们吧:耶稣没有组织一个专注的“反文士和法利赛人”委员会。他知道他们的努力会在他们自己的律法主义的重压下失败。
d. 他们是瞎眼领路的…两个人都要掉在坑里:我们感觉到耶稣说这话的时候是带着悲伤的,比起那些瞎眼领路的,耶稣更为那些被瞎子领走的人悲伤。
i. “虽然法利赛人和文士在会堂里拿着书卷来讲解,但这并不意味着他们真正明白了…法利赛人没有跟随耶稣;因此他们不明白圣经也不遵守圣经。” (Carson)
ii. “我同情这些可怜的人,因为瞎子领瞎子,他们都掉到坑里去了。一个无知不忠的事工是神在民中所能降的最大灾祸。” (Poole)
iii. 在耶稣的这些话中,我们看到了那些瞎眼领路的的罪。我们也看到了跟随者的责任,确保他们的领袖不是瞎子的。
7. (15-20) 心里发出的才是真正污秽人的。
彼得对耶稣说“请将这比喻讲给我们听。”耶稣说,“你们到如今还不明白吗?岂不知凡入口的,是运到肚子里,又落在茅厕里吗?惟独出口的,是从心里发出来的,这才污秽人。因为从心里发出来的,有恶念,凶杀,奸淫,苟合,偷盗,妄证,谤讟。这都是污秽人的。至于不洗手吃饭,那却不污秽人。”
a. 将这比喻讲给我们听: 在马太福音15章12-14中,耶稣并不是真的在用比喻说话(除了瞎子领瞎子的简短诠释)。门徒因为不明白他的话,就求他解释。(你们到如今还是不明白吗?)。
b. 惟独出口的,是从心里发出来的,这才污秽人: 耶稣进一步阐述了马太福音15章11节首次提出的观点。我们是由内而外被污秽的,而不是由外而内被污秽的,这在仪式上的事情上尤其如此,比如食物。
i. 耶稣大胆地说,这些邪恶来自我们的内心。它们不是偶然,也不只是“错误”;它们揭示了我们堕落的本性是多么的败坏。“心是人真本性的真实写照,或纯洁或不洁…它不仅是情感的所在地,而且是一个人真实的本相,而不仅仅是他的表象。” (France)
ii. “‘谋杀不是从匕首开始的,而是从灵魂上的恶意开始的。“通奸和淫乱”在身体被占之前,首先是心里幸灾乐祸。心是笼子,不洁之鸟从笼中飞出。” (Spurgeon)
iii. 坦白地说,许多担心外在习惯的人(吃什么、喝什么以及其他类似的东西)应该更关心从他们嘴里说出来的话。他们所说的,比所吃的,所喝的,更能敌挡神和祂的百姓。
iv. 除去: “一个粗俗的词语和一个粗俗的主题,耶稣很想避免,但是他强迫自己为了他的门徒说出来。意思是:道德上的污秽不会从食物进入灵魂;这是一种纯粹的身体上的污秽,通过大便排出。耶稣这话是指着他们说的,没有人强迫他。” (Bruce)
c. 至于不洗手吃饭,那却不污秽人: 不幸的是,在耶稣时代–通常在我们自己的时代——宗教领袖们强调的往往只是这些外在的东西,而不是真正的正义的内在的东西。
B. 耶稣遇到一个外邦人的请求.
1. (21-22) 耶稣遇到一个外邦女子的请求
耶稣离开那里,退到推罗西顿的境内去。有一个迦南妇人,从那地方出来,喊着说,“主啊,大卫的子孙,可怜我。我女儿被鬼附得甚苦。”
a. 推罗西顿的境内: 推罗和西顿是外邦人的城市,位于大约50英里(80公里)之外。耶稣走了这么远来满足这个外邦女人的需要。这显示了耶稣对这个迦南女人超常的爱。
i. “马太使用了古老的术语‘迦南人’,表明他无法忘记她的祖先:现在,以色列古老的敌人的一个后裔得到犹太弥赛亚的祝福。” (Carson)
ii. 耶稣不太可能往推罗西顿去。“在那个时候,或者没过多久,约瑟夫就可以这样写了:‘腓尼基人中,推罗人人跟我们的感情最差。’” (Barclay)
iii. “让我们总是耕到田的尽头,尽力服侍我们的时代和世代。” (Spurgeon)
b. 可怜我…我女儿被鬼附得甚苦: 这个女人来为她的女儿代祷,她提供了一个有效代祷者的形象——她的巨大需要教会她如何祷告。当她来到耶稣面前时,她把女儿的需要当作自己的需要。
c. 主啊,大卫的子孙,可怜我!这个外邦女人也知道耶稣是谁。耶稣的许多同胞都不知道耶稣是谁,但这个迦南女人知道。
i. 也许这个女人知道耶稣以前医治过外邦人(马太福音4章24-25节;8章5-13节)。然而,这次遇见的独特之处在于,当外邦人来到犹太领土时,耶稣也行了那些神迹。在这里,耶稣来到外邦人的领土,遇见这个女人。
2. (23-24) 耶稣对这个外邦女人的请求的冷漠回答
耶稣却一言不答。门徒进前来,求他说,“这妇人在我们后头喊叫。请打发她走吧。”耶稣说,“我奉差遣,不过是到以色列家迷失的羊那里去。”
a. 耶稣却一言不答: 虽然外邦的母亲为她的女儿代求,耶稣并没有立即给她一个积极的回答。他的沉默使那位外邦妇女更积极、更充满信心的回应。
i. “就像奥古斯丁说的,‘一言不发’,这不像耶稣的为人。他一向对悲痛的呼声准备得很充分,但对她却毫无回应。” (Spurgeon)
b. 这妇人在我们后头喊叫。请打发她走吧: 很可能门徒的意思是“打发她走吧,她要什么就给她什么。”很有可能他们只是想让她离开,对耶稣来说,让她离开的最简单的方法就是解决她的问题。
i. 打发她走: “同样的动词在路加福音2章29节中也适用于渴望得到满足后离开。” (France)
c. 我奉差遣,不过是到以色列家迷失的羊那里去: 耶稣把他的使命的重点说给他恼怒的门徒和外邦妇人听。他说得明明白白的,他不是奉差遣往像她一样的外邦人那里去的。
i. 问耶稣是指以色列家中迷失的羊还是说以色列作为一个整体是迷失的羊是公平的。耶稣在马太福音10章6节对门徒的教导(“宁可往以色列家迷失的羊那里去”)似乎暗示了后者。
3. (25-27) 这个外邦妇人不断恳求耶稣。
那妇人来拜他,说,“主啊,帮助我。”他回答说,“不好拿儿女的饼,丢给狗吃。”妇人说,“主啊,不错。但是狗也吃它主人桌子上掉下来的碎渣儿。”
a. 那妇人来拜他,说,“主啊,帮助我!”她以更大的奉献来回应耶稣的拒绝,以她的请求取胜。这样,外邦妇人继续显示出一个虔诚的代祷者所做的事。
i. “她无法解决她的种族的命运和上帝的使命的问题;但是她可以祈祷,如果作为一个牧羊人,他不能收纳她,但是作为主,他可以帮助她。” (Spurgeon)
ii. “我呼吁你们这些愿他人信主的人以她为榜样。注意,她并没有祈祷“主啊,帮助我的女儿”,而是“主啊,帮助我”” (Spurgeon)
iii. “我把这个祷告推荐给你们,因为它是如此方便的祷告。你可以在匆忙的时候使用它,你可以在恐慌的时候使用它,你可以在没有时间屈膝的时候使用它。如果你要讲道,你可以在讲台上使用它,你可以在开店的时候使用它,你可以在早上起床的时候使用它。这是一个如此方便的祈祷,你可以在任何情况下祈祷:“主啊,帮助我。’” (Spurgeon)
b. 不好拿儿女的饼,丢给狗吃: 耶稣继续说让妇人沮丧的话,但听起来没有第一次那么严重。当耶稣称她为一只小狗时,他用小来缓和称她为狗的严厉。这缓和了犹太人对外邦人的传统污蔑,他们在最贬义的意义上称外邦人为狗。
i. 我们最大的弊端就是听不到耶稣对这个女人说话的语气。我们怀疑他的语气不严厉; 而是迷人的,因为能吸引女人更大的信心。你可以用开玩笑或迷人的方式说出刺耳的话。
ii. “它最严厉的词[狗]中有一个漏洞。[狗]指的外邦人并不是与街上的狗相比,乃是与家里的狗相比,有自己的一份,却没有孩子的。” (Bruce)
c. 主啊,不错。但是狗也吃它主人桌子上掉下来的碎渣儿: 妇人信心十足地回答。她承认自己的地位低下,当耶稣称她为一只小狗时,她并没有争论这个问题。她不要求别人把她看成孩子;却只想做得到祝福的狗。
i. 她好像在说:“耶稣,我知道你的事工的重点是犹太人——他们在神的救赎计划中有特殊的位置。但我也明白,你的事工已经超越了犹太人的范畴,而我想成为那扩展的祝福的一部分。”
ii. 鉴于犹太宗教领袖对耶稣的日益排斥,她的回应尤其有意义。就好像那个妇人在说:“我不是要属于孩子的那份,只是要他们不要的面包渣。”随着马太福音的继续,越来越多的东西是犹太宗组织构不愿接收的。
iii. 这是两个充满信心的词:但是,甚至。她接受了耶稣的描述,尽管如此,还是请求怜悯——也许正是因为这样。“尽管他三次拒绝她,她还是不肯让步。她就如从前雅各说,你不给我祝福,我便不让你去。他怎样像王子,她也照样像公主,战胜了上帝,得到了她想要的。” (Poole)
iv. “亲爱的朋友,可能有人在你耳边低语,“假如你不是上帝的选民。“嗯,这正是我们的上帝对她的表达的意义所在……注意,这个女人根本没有与这个真理作斗争,她没有提出任何关于它的问题;她明智地放弃了,她只是继续祈祷,‘主啊,帮助我!主啊,怜悯我吧!“亲爱的朋友,我请你也这样做。” (Spurgeon)
4. (28) 耶稣奖赏了这外邦妇人的大信心
耶稣说,“妇人,你的信心是大的。照你所要的,给你成全了吧。”从那时候,她女儿就好了。
a. 耶稣说: 最后,妇人会从耶稣那里得到鼓励的话。
b. 妇人,你的信心是大的!耶稣从来没有对别人说过这话。他赞扬了罗马百夫长要求耶稣医治他仆人的伟大信心(马太福音8章10节),但他是对众人说的,而不是直接对百夫长说的。这个外邦妇人直接从耶稣那里听到的。
i. 值得注意的是,只有这两个人得到了耶稣的赞美,他们都是外邦人。这告诉我们:
·大信心可能在意想不到的地方,不仅仅是外邦人,就是百夫长和妇人也有大信心!
·大信心有时是从它的弊端得来的。他们的信心大,因为它没有得到犹太教的好处。
·代表别人的需要时,信心往往是最大的。
ii. 你的信心是大的!“没有人得到耶稣这样的赞美。” (France)
c. 妇人,你的信心是大的。照你所要的,给你成全了吧:足够接受她的请求–她想从耶稣那里得到的。
·与她的其他品德相比,她的信心是大的。她谦虚,有耐心,有恒心,她照顾她的孩子。然而,耶稣并没有赞美这些美好的品行,只是赞美她的信心。
·她的信心之所以大,是因为不太可能。没有人会想到外邦人会如此信靠耶稣。
·她的信心是大的,因为她在得到耶稣的回答之前就拜他。
·她的信心很大,因为它经受了如此严峻的考验。很难想象比一个被鬼附身的孩子更大的考验了;但她的信心也受到了耶稣表面上的冷漠的考验。
·她的信心很大,因为她很聪明。她把耶稣的话反过来说,把可能被认为是侮辱的话变成了打开信仰之门的钥匙。
·她的信心很大,因为关系到她面前的一种需要,一种真正的需要。很多人对任何事情都有信心,除了眼前的事情。
·她的信心是大的,因为她不放弃。直到她从耶稣那里得到她所需要的,她才停止。
·你可以说她的信心战胜了耶稣。耶稣不仅治好了她的女儿,而且是立刻治好的,这是她从未求过的。
i. 我们没有读到耶稣在推罗西顿期间所做的其他事情。似乎他唯一的圣职就是满足这个有信心的妇人和她受苦的女儿的需要。
C. 喂饱四千人
1. (29-31) 耶稣医治众人。
耶稣离开那地方,来到靠近加利利的海边,就上山坐下。有许多人到他那里,带着瘸子,瞎子,哑吧,有残疾的,和好些别的病人,都放在他脚前。他就治好了他们。甚至众人都希奇。因为看见哑吧说话,残疾的痊愈,瘸子行走,瞎子看见,他们就归荣耀给以色列的神。
a. 有许多人到他那里:虽然耶稣短暂地离开众人,但他并没有永远离开。他在许多人中还有工作要做。
i. 大多数评论家认为,这标志着耶稣传道的一个独特时期,他在加利利占主导地位的外邦人地区进行医治和供应工作。尤其是与马可福音7章31-37节联系起来,我们可以看到,这发生在加利利海的东边,那块地叫做低加波利。另外,这个地方偏僻(在旷野,马太福音15章33节)更适合东边。
ii. “这些人很可能是异教徒或半异教徒,聚集在低加波利地区(马可福音7章31节)” (Morgan)
iii. 当耶稣医治并供应这群混杂的或外邦人占主导的众人时,这表明外邦人实际上从桌子上得到的不仅仅是一些面包渣。
b. 都放在他脚前。他就治好了他们: 在这一事件中,我们没有看到任何关于那些被医治的人的信心,除了他们向耶稣寻求帮助的事实。
i. “这些人中有一些被归类为[残疾的],通常被解释为“弯曲”,如风湿病。但在马太福音第18章8节中,它似乎意味着“残缺的”……Grotius为此辩护并推论出,在基督的医治工作中,有修复残缺肢体的工作,尽管我们在其他任何地方都没有读到。” (Bruce)
c. 他们就归荣耀给以色列的神: 即使是像医治这样可能高举自我的事,耶稣也总是把注意力引到父神,以色列的神。这群人——很可能大部分是异教徒——学会了赞美以色列的神。
i. “这个表达暗示了一群非以色列人,并且似乎暗示了我们的福音传道者耶稣是在东边在异教徒的领土上。” (Bruce)
2. (32-39) 喂饱四千人
耶稣叫门徒来说,“我怜悯这众人,因为他们同我在这里已经三天,也没有吃的了。我不愿意叫他们饿着回去,恐怕在路上困乏。”门徒说,“我们在这野地,哪里有这么多的饼,叫这许多人吃饱呢?”耶稣说,“你们有多少饼?”他们说,“有七个,还有几条小鱼。”他就吩咐众人坐在地上。拿着这七个饼和几条鱼,祝谢了,掰开,递给门徒。门徒又递给众人。众人都吃并且吃饱了。收拾剩下的零碎,装满了七个筐子。吃的人,除了妇女孩子,共有四千。耶稣叫众人散去,就上船,来到马加丹的境界。
a. 我不愿意叫他们饿着回去,恐怕在路上困乏:这个神迹遵循了喂饱五千人的基本模式,只是它揭示了门徒们通常和我们一样,不容易相信。(我们在这野地,哪里有这么多的饼,叫这许多人吃饱呢?).
i. 也许门徒们并没有“期望耶稣使用他的弥赛亚的能力,因为人群是非犹太人。” (France)
ii. 重要的是要看到,这不仅仅是前面喂饱五千人的重复。这与前面喂饱五千人有很多不同之处:
·被喂饱的人数不同。
·不同的地点(加利利海的西部和东部海岸)
·一年中不同的季节,后者中没有提到草。
·开始时的食物供应不同。
·装剩下的篮子的数量不同,甚至后者中“篮子”的单词也不同
·不同时期的人等待(马太福音15章32节)
b. 门徒又递给众人: 耶稣做了只有他能做的事(创造奇迹),但让门徒们做他们能做的事(分发食物)。
c. 收拾剩下的零碎,装满了七个筐子: 吃完以后,他们收集更多,而不是更少。七个大筐子表明上帝丰富的供应。
i. 装满: “这里的希腊字,按其适当的意义,是用来指肥牛的” (Trapp)
ii.吃的人共有四千: “在这里,并不想增加人数,使奇迹更大。” (Spurgeon)
iii. 弥赛亚奇迹般地同时喂饱了犹太人和非犹太人的方式是伟大的弥赛亚盛宴的预表。这在耶稣的时代,是犹太人特别期盼的。但他们因外邦人也要参加而被激怒了。
(c) 2020 The Enduring Word Bible Commentary by David Guzik – [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