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太福音第 16章 –揭示耶稣是谁、他来做什么
A. 对撒都该人和法利赛人的警告
1. (1-4) 撒都该人和法利赛人向耶稣求神迹
法利赛人和撒都该人,来试探耶稣,请他从天上显个神迹给他们看。耶稣回答说,“晚上天发红,你们就说,天必要晴。早晨天发红,又发黑,你们就说,今日必有风雨。你们知道分辨天上的气色,倒不能分辨这时候的神迹。一个邪恶淫乱的世代求神迹,除了约拿的神迹以外,再没有神迹给他看。”耶稣就离开他们去了。
a. 法利赛人和撒都该人: 他们的合作在宗教领袖中显出深深的恐惧。撒都该人和法利赛人是宿敌,他们聚集起来反对耶稣,表明他们认为耶稣是一个严重的威胁。
i. “法利赛人和撒都该人的结合是一种非凡的现象。他们所代表的信仰和政策都是截然相反的。” (Barclay)
·法利赛人严格按照口头和书面律法生活;撒都该人只领受希伯来圣经的文字。
·法利赛人相信天使和复活;撒都该人不相信(保罗在使徒行传23章6-10节中使用了这种区分)。
·法利赛人不是一个政党,他们愿意生活在任何政府的统治下,让他们按照自己的方式实践他们的宗教;撒都该人是贵族,与罗马人勾结来维持他们的财富和权力。
·法利赛人期待并渴望弥赛亚的到来;撒都该人并非如此。
ii. 然而,尽管有这些不同之处,耶稣还是把他们聚在一起。不是以一种好的方式——他们聚集在一起反对耶稣,但他们还是聚集在一起了。.
b. 来试探耶稣,请他从天上显个神迹给他们看: 耶稣行了许多神迹,他们还是不信。他们寻找从天上来的神迹,比如召唤天堂的火下来,最好是对抗罗马军团。他们说,他们不相信耶稣在‘地上’行过的神迹。
i. 在马太福音12章38节,耶稣已经被要求要行一个神迹,作为回应,他已经指示他们约拿的神迹。传统上认为,在地上行的神迹可能是撒旦伪造的,但从天上行的神迹(从天上来的)来自上帝。
ii. “犹太人领袖对天堂的神迹的迫切需求与外邦人对耶稣神迹的回应形成了鲜明的对比(马太福音15章31节)。” (France)
c. 假冒伪善的人!你们知道分辨天上的气色,倒不能分辨这时候的神迹: 耶稣谴责他们的伪善。他们对从周围看到的征兆来预测天气充满信心,但却对耶稣在他们眼前的弥赛亚凭据的征兆视而不见。
i. “他们求一个神迹就是他们不能辨别‘神迹’的证据!” (Carson)
ii. 耶稣不是唯一一个在他的时代留意到假冒伪善的人。耶稣时代的犹太人有句谚语说,如果世界上所有假冒伪善的人被分成十份,耶路撒冷将占十分之九。
iii. 不能分辨这时候的神迹: 耶稣在谈到他第一次降临的征兆时,这样说当时的宗教领袖。预言、环境和证据本应使他们明白弥赛亚已经降临的时代神迹。今天许多人对耶稣第二次降临的时代神迹视而不见。
d. 一个邪恶淫乱的世代求神迹:耶稣的这段话提醒我们,单凭神迹是不能使人悔改信主的。我们很容易过于相信神迹奇事是使人信耶稣的工具。
i. 问题不在于这些神迹本身很弱,而在于一个邪恶淫乱的世代求神迹。圣经中多次提到那些看见了神迹却不信的人。
e. 除了约拿的神迹以外,再没有神迹给他看: 耶稣应许了一个神迹,这个神迹有能力使人相信他的复活。他先前在马太福音12章39-41节中提到先知约拿的神迹,清楚地说明他将来得复活。
i. 我们记得约拿和耶稣之间的一些相似之处:
·约拿为了救别人牺牲了自己。
·约拿这样做的时候就从人的视野中消失了。
·约拿在他不能被人看见的日子依然信靠。
·约拿三日之后,复活了,如同从死里复活一样。
·约拿传悔改的福音。
2. (5-12) 耶稣告诫门徒们防备假教导。
门徒渡到那边去,忘了带饼。耶稣对他们说,“你们要谨慎,防备法利赛人和撒都该人的酵。”门徒彼此议论说,“这是因为我们没有带饼吧。”
耶稣看出来,就说,“你们这小信的人,为什么因为没有饼彼此议论呢?你们还不明白吗?不记得那五个饼,分给五千人,又收拾了多少篮子的零碎吗?也不记得那七个饼,分给四千人,又收拾了多少筐子的零碎吗?我对你们说,要防备法利赛人和撒都该人的酵,这话不是指着饼说的。你们怎么不明白呢?”门徒这才晓得他说的,不是叫他们防备饼的酵,乃是防备法利赛人和撒都该人的教训。
a. 你们要谨慎,防备法利赛人和撒都该人的酵。在与宗教领袖发生冲突之后,耶稣用酵的比喻警告他的门徒。
i. 正如前面提到的酵的比喻(马太福音13章33节),酵一直被用作罪和败坏的象征(特别是在出埃及记12章8节,12章15-20节的逾越节叙述中)。
ii. “这是犹太人对邪恶的影响的比喻。在犹太人的心目中,酵一直是邪恶的象征……酵代表一种邪恶的影响,它容易在生命中蔓延,并使之败坏。” (Barclay) “假教导就被称为酵,因为它膨胀,扩散,使整盘都败坏,并且这些毁坏都是悄悄进行的。” (Trapp)
b. 这是因为我们没有带饼吧: 这是一个奇怪的问题,因为耶稣就在刚刚,奇迹般地喂饱了超过5000人和4000人。门徒们一点也不明白耶稣在这里用酵作比喻的用意。
i. “我们的记忆天然就像沙漏,一旦充满了好的指导和实验,就会再次耗尽。我们必须向神祷告,求他把手指放在出口上,使我们的记忆像一罐吗哪,把神圣的真理保存在灵魂的约柜里。” (Trapp)
c. 不是叫他们防备饼的酵,乃是防备法利赛人和撒都该人的教训: 耶稣强调警惕错误的教导的重要性,特别是服侍宗教性的假冒伪善的。
i. 耶稣嘱咐门徒三件事:
·无知,因为他们不明白耶稣是用物质的事(酵)来说明属灵的事(撒都该人和法利赛人危险的教导和行为)。
·不信,因为他们过于关心饼的供应,当他们看到耶稣在之前的几个场合奇迹地供应食物。
·健忘, 因为他们似乎忘记了耶稣以前所供应食物的事。
B. 彼得宣告耶稣就是弥赛亚
1. (13) 耶稣请门徒告诉他人说他是谁
耶稣到了该撒利亚腓立比的境内,就问门徒说,“人说我人子是谁?”
a. 耶稣到了该撒利亚腓立比的境内:耶稣又离开加利利的犹太人聚居区,来到一个外邦人聚居的地方。这可能是为了避开拥挤的人群。
i. “该撒利亚·腓立比位于加利利海东北方向大约25英里(46公里)处……那里的人口主要是非犹太人,耶稣在那里和平地教导十二门徒。” (Barclay)
b. 人说我人子是谁?耶稣问这个问题,不是因为他不知道自己是谁,也不是因为他不幸地依赖别人的意见。他提出这个问题是为了引出一个更重要的问题。
i. 凯撒利亚·腓立比是一个与偶像和假神有关的地方。“该地区散布着古代叙利亚巴尔神庙…在该撒利亚腓立比的对面,有一座大山,山内有深渊。据说那个洞穴是伟大的潘神,就是自然之神的诞生地…在凯撒利亚腓立比有一座巨大的白色大理石神殿,是为凯撒的神祇建造的…这就好像耶稣故意把自己置于世界上所有宗教的历史和辉煌的背景之下,要求与它们进行比较,并得到对他有利的裁决。” (Barclay)
2. (14-16) 一个尖锐的问题和一个尖锐的回答
他们说,“有人说是施洗的约翰。有人说是以利亚。又有人说是耶利米,或是先知里的一位。”耶稣说,“你们说我是谁?”西门彼得回答说,“你是基督,是永生神的儿子。”
a. 有人说是施洗的约翰。有人说是以利亚。又有人说是耶利米,或是先知里的一位: 那些认为耶稣是施洗者约翰的人,对他了解不多,他们不知道耶稣和约翰同时在服事。然而,约翰、以利亚、耶利米(还有其他先知)都是国家的改革者,他们站起来反抗当时腐败的统治者。
i. 有些人认为耶稣是一个国家悔改的先驱,像施洗约翰,有些人认为耶稣是一个行神迹的名人,像以利亚。有些人认为耶稣像耶利米和先知一样,说神的话。
ii. 也许看到耶稣扮演这些角色,人们希望看到一个政治上的救世主,他将推翻压迫以色列的腐败政权。
iii. 所有这些答案的普遍倾向都低估了耶稣;给他一定程度的尊荣,但远远达不到对他真实身份的尊荣。
b. 你们说我是谁?门徒们知道别人对耶稣的看法没问题。但是耶稣必须问他们,作为个人,他们相信祂什么。
i. 这是摆在所有听过耶稣的人面前的问题;根据我们的回答来判断的是我们,而不是他。事实上,我们每天都在用我们的信仰和行动在回答这个问题。如果我们真的相信耶稣就是他所说的那个人,这将会影响我们的生活方式。
ii. “我们的主预先假定他的门徒不会有和“世人”一样的想法。他们不会随从时代的潮流,也不会被当时“有教养”的人所左右。” (Spurgeon)
c. 你是基督,是永生神的儿子: 彼得知道众人对耶稣的赞美是不准确的。耶稣比施洗约翰、以利亚或先知都重要得多。他不仅仅是一个国家改革家,不仅仅是一个奇迹创造者,不仅仅是一个先知。耶稣是基督,是弥赛亚。
i. 我们可以推测,这是彼得和其他门徒随着时间的推移而理解到的。起初,他们被耶稣作为一个非凡的拉比所吸引。按照当时的惯例,他们像他的门徒或学生那样委身于他。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彼得——可能还有其他的门徒——明白了耶稣实际上不仅是弥赛亚(基督),而且是永生神的儿子。
ii. 彼得明白耶稣不仅是神的弥赛亚,也是神自己。犹太人正确地认为,在独特的意义上,接受“永生神的儿子”的称号,就是宣称自己是神。
iii. “形容词living可能是用来对比唯一真神和当地诸神的(凯撒利亚·腓立比是潘神崇拜的中心)” (France)
3. (17-20) 耶稣赞美彼得的勇敢和正确的宣告
耶稣对他说,“西门巴约拿,你是有福的。因为这不是属血肉的指示你的,乃是我在天上的父指示的。我还告诉你,你是彼得,我要把我的教会建造在这磐石上,阴间的权柄,不能胜过他。我要把天国的钥匙给你。凡你在地上所捆绑的,在天上也要捆绑。凡你在地上所释放的,在天上也要释放。”当下,耶稣嘱咐门徒,不可对人说他是基督。
a. 这不是属血肉的指示你的,乃是我在天上的父指示的:耶稣向彼得显明,彼得所说的话是受神的启示,即使彼得当时并不知道。在这一点上,彼得是真正有福的——既因为洞察力本身,也因为他是怎么想的。
i. 我们常常期望神用奇怪的、非自然的方式说话。在这里,神通过彼得如此自然地说话,以至于彼得甚至没有意识到是天上的父向他启示了这一切。
ii. 这也告诉我们,我们需要耶稣超自然的启示。“你们若不认识耶稣,正如血肉之体所指示你们的,就没有祝福,正如法利赛人和撒都该人,因他们的年纪,就受迷惑,成了淫乱不信的世代。” (Spurgeon)
b. 我还告诉你,你是彼得: 这不仅是承认彼得的罗马名字;这也是神在彼得身上的应许。彼得这个名字的意思是“石头”。彼得虽然不太可能,但他是块石头,而且会变成石头。上帝过去、将来也会把他天生的极端性格变成稳固的可靠的。
c. 我要把我的教会建造在这磐石上: 这磐石这个词引起了很多争议。最好把他们看作是指耶稣自己(也许耶稣说这话时是指他自己),或者是指彼得承认耶稣是谁。
i. 彼得凭自己的见证,并不认为自己是教会建立的基石。他写道,我们是活石,但耶稣是基石。我们可以说彼得是“第一个信徒”;他是“许多石头”中的“第一块”。
ii. 彼得在彼得前书2章4-5节说道:主乃活石。固然是被人所弃的,却是被神所拣选所宝贵的。你们来到主面前,也就像活石,被建造成为灵宫,作圣洁的祭司,借着耶稣基督奉献神所悦纳的灵祭。
d. 我要建立我的教会: 这是《新约》(或《圣经》)中第一次使用教会这个词,用的是古希腊语ekklesia。值得注意的是,这远远早于使徒行传第二章中五旬节时我们通常认为的教会的出现。
i. 这表明耶稣已经预料或预言了这些门徒/使徒,以及那些相信耶稣是基督,是永生神的儿子的人会发生什么事。
ii. 古希腊语ekklesia根本就不是一个宗教词汇;它的意思是“组”或“被叫出来的组”。在描述他后来的追随者和门徒时,耶稣故意选择了一个没有明显宗教意义的词。
iii. 此外,耶稣的这句话是一个明确的所有权声明(我的教会)。教会属于耶稣。这也是一种对神性的宣示:“令人吃惊的是……耶稣大胆地将它描述为我的团体,而不是上帝的。” (France)
iv. 放一起,应许是很美妙的:
·他让他的子民团结在一起:我要建造。
·他所建造的根基稳固:我要建造在这磐石上
·他要建造属于他自己的: 我的教会.
·他必建造坚垒: 阴间的权柄,不能胜过他.
e. 阴间的权柄,不能胜过他: 耶稣还承诺——死亡和黑暗的势力无法胜过或征服教会。这是教会在黑暗或沮丧的时候的宝贵应许。
i. 清教徒评论家John Trapp是这样解释阴间的权柄:“地狱的所有权力和政策的结合体。”
ii. “地狱在这里并不是指受诅咒的人的地方,而是指死亡,坟墓,或死者的状态:然而,魔鬼在这里也被理解为掌死亡权柄的。希伯来书 2章14节.” (Poole)
iii. “阴间的权柄。看不见的世界的阴谋诡计和权势。古时,坚固的城市的大门是用来举行会议的,通常是力量强大的地方。我们主的意思是,无论撒旦和他的天使们的阴谋、计谋或力量,都不应该如此地占上风,以致破坏上述的神圣真理” (Clarke)
iv. 另一种稍微不同的观点:“也就是说,它不会死,会被关在‘阴间的权柄’里。” (France)
f. 我要把天国的钥匙给你: 几个世纪以来,彼得拿着天国的钥匙的想法吸引了许多基督徒的想象(和神学)。在艺术表现中,彼得几乎总是带着钥匙。
i. 有些人认为这意味着彼得有权柄让人进天堂,或把人赶出天堂。这就是彼得站在天国之门的通俗形象的基础,他允许人们进入天国或将他们拒之门外。
ii. 有些人认为这也意味着彼得是第一位教皇,而他的继任者拥有最初交给彼得的钥匙。事实上,罗马天主教会的教皇徽章是由两个突出的钥匙交叉在一起组成的。
iii. 毫无疑问,彼得在所有的门徒中有一个特殊的位置,他有一些特权.:
·在门徒的名单中,他总是排在第一位.
·在使徒行传2章38-39节中,他为犹太人打开了天国的门。
·他在使徒行传10章34-44节中为外邦人开了天国的门。
iv. 然而,圣经中并没有关于彼得的特权或权威是传下来的争论。这么说吧;有人可能会说,耶稣给了彼得钥匙,但没有给他权柄把钥匙传给下一代,圣经中也没有说彼得的权柄要传给下一代。
v. 意思是使徒的权柄来自于耶稣,耶稣给了彼得,按手在他的头上,而他们也按手在已蒙悦纳的人头上,这样一直传下去,到今天都是无稽之谈。正如Spurgeon 所说空空的手按在空空的头上。
g. 凡你在地上所捆绑的,在天上也要捆绑: 捆绑和释放的权柄是当时的犹太拉比所使用的。他们在适用法律的某一点时捆绑或释放个人。耶稣应许彼得–和其他的使徒–将能够为新约社区设立权威的界限。这就是给使徒和先知的权柄,要他们建立根基(以弗所书2章20节)。
i. 我们应该把这理解为耶稣给予第一代使徒的许可和权柄,为早期教会制定规则,间接地,启示著作将指导所有世代的基督徒。彼得所拥有的权威“并不是他独自拥有的权威,这可以从马太福音第18章第18节后半句对整个门徒群体的重复中看出来。” (France)
ii. “捆绑”和“释放”是犹太人日常生活中的行政用语;当一个犹太人违反摩西的律法时,这个犹太人在律法上不是被“捆绑”就是被“释放”。释放就是允许;捆绑就是禁止。释放就是从法律中解脱出来,捆绑就是置于法律之下。“这是常识任何犹太人都会承认,是允许和禁止。捆绑的意思是宣布某事是被禁止的;释放得意思是宣布被允许的意思。这些是在法律方面做决定的常用短语。” (Barclay)
iii. 在犹太人的日常生活中,这可能相当复杂。这里有一个来自古代拉比著作的例子,被老师Mike Russ引用:
·如果你的狗死在家里,你的家是洁净的还是不洁净的?不洁净的.
·如果你的狗死在你家外边,你的家是洁净的还是不洁净的?洁净的。
·如果你的狗死在门台阶上,你的家是洁净还是不洁净的?古代的拉比著作对此进行了讨论,认为如果狗死的时候鼻子指向房子,那这个家就是不洁净的;如果狗死的时候鼻子没有指向房子,这个家就是洁净的。
iv. 作为他们的拉比,耶稣为自己的门徒做了这个捆绑和释放。用的是不一样的话,这是耶稣所做的允许他们在田里收割麦子(马太福音12章1-8节)。
v. 值得注意的是,当我们根据耶稣的新工作来理解旧约的饮食律法时,神首先对彼得说话。他和其他的使徒,在上帝的圣灵的引导下,会约束和释放基督徒关于旧约的这些部分。
vi. 次要地说,今天的教会有这权柄。“如今,主仍差他的仆人继续教导和实践工作,如彼得一样的仆人们都是大磐石的一部分。他的教会的审判,如果正确执行,就会得到他的认可,使之生效。祂所差来的仆人奉祂的名所说的话,必坚立耶和华,无论是应许,还是威吓,都不该是一句空话。” (Spurgeon)
h. 耶稣嘱咐门徒,不可对人说他是基督:耶稣很高兴他的门徒们知道他是谁,但是他仍然不希望他的身份在适当的时间之前就众所周知。
i. “在他们能够宣扬耶稣是弥赛亚之前,他们必须了解这是什么意思。” (Barclay)
4. (21) 耶稣开始全面揭示他的使命。
从此耶稣才指示门徒,他必须上耶路撒冷去,受长老祭司长文士许多的苦,并且被杀,第三日复活。
a. 他必须上耶路撒冷去,受许多的苦…被杀: 这一定让他的门徒们大吃一惊。当他们完全明白耶稣是弥赛亚之后,他们最不希望看到的就是弥赛亚会受许多的苦并被杀。
i. 然而这是所预言的弥赛亚的工作(以赛亚书53章3-12节)。他必须死,死后第三日必复活。
ii. 耶稣的受苦和死亡是必须的,因为有两大事实:人的罪和神的爱。虽然他的死是人类对上帝犯罪的终极例子,但它也是上帝对人类爱的巅峰表达。
iii. “耶稣受难的“必须”不在于不合格的决定论,也不在于英勇的决心(虽然两者都有),而在于心甘情愿地服从他父的旨意。” (Carson)
iv. “长老,祭司长,和文士,这三组人组成以色列最高的法院,就是议会。耶稣将被正式处决。因此,耶稣和官方犹太领导人之间的隔阂已经是不可挽回的了。” (France)
b. 第三日复活: 门徒们可能非常震惊,耶稣说他将在耶路撒冷被杀,门徒们没有把这些话放在心上。后来,天使提醒他们这些话(路加福音24章6-8节)。
5. (22-23)彼得无意中反对耶稣。
彼得就拉着他,劝他说,“主阿,万不可如此,这事必不临到你身上。”
耶稣转过来,对彼得说,“撒但退我后边去吧。你是绊我脚的。因为你不体贴神的意思,只体贴人的意思。”
a. 主阿,万不可如此,这事必不临到你身上!这时,彼得竟大胆地劝耶稣。彼得私下里做了这件事(把耶稣拉到一边),他很自信地告诉耶稣,他去耶路撒冷被杀是错的。
i. 不难看出彼得在遵循这些步骤:
·彼得承认耶稣是弥赛亚。
·耶稣表扬彼得,告诉彼得这是神所指示他的。
·耶稣说明他的受难,死和复活。
·彼得觉得这不对,他觉得他从神那里听见了,因此有权柄或权利说话。
·彼得开始劝耶稣。“开始”暗示彼得只走了这么远,耶稣就阻止了他。” (Carson)
ii. 我们可以推断,如果彼得有足够的勇气来劝耶稣,那么他相信神告诉他他是对的,而耶稣在这一点上是错的。糟糕的是,彼得对自己的能力太过自信,以至于听不到神的话。
·彼得所说的与圣经不相符。
·彼得所说的与属灵的权柄相悖。
b. 撒但退我后边去吧!这是耶稣强有力的斥责,但却是完全恰当的。彼得刚才还在作神的使者,这下他又是撒但的使者。耶稣知道阻止他上十字架的事工是魔鬼的目的,耶稣不会让这个目的得逞。
i. 我们可以肯定,彼得不知道他是为撒但说话,就像他不知道他是为神说话一样。成为上帝或魔鬼的工具往往比我们愿意相信的要容易得多。
ii. “Origen指出,耶稣是在对彼得说:“彼得,你的位置在我后面,而不是在我前面。你要跟随我所选择的路,而不是试图引导我往你想要去的方向走。’” (Barclay)
c. 因为你不体贴神的意思,只体贴人的意思: 耶稣揭露了彼得是如何进入这种邪恶的思维方式的。他并没有刻意选择拒绝上帝,拥抱撒旦;他一心专顾人的事,不顾神的事,被撒但利用了。
i. 彼得是一个很好的例子,证明一颗真诚的心和人的意思结合在一起往往会成灾。
ii. 彼得对耶稣的斥责是马太福音16章6节提到的酵的证据。彼得一心想着人的事,只把弥赛亚看作是能力和力量的化身,而不是受苦的仆人。因为彼得不能忍受受难的弥赛亚,所以他责备耶稣。
C. 耶稣呼召门徒
1. (24) 耶稣宣告他对门徒们的期望是门徒们能够舍己来跟随耶稣。
于是耶稣对门徒说,“若有人要跟从我,就当舍己,背起他的十字架,来跟从我。”
a. 对门徒说, “若有人要跟从我”: 这是耶稣对门徒所说的话;给那些真心想跟从他的人。
b. 就当舍己,背起他的十字架:门徒们听到耶稣将要受苦,被弃绝,并死在十字架上,这已经够糟糕的了。现在耶稣对他们说,他们也必须要这样行。
c. 舍己,背起他的十字架:每个人都知道耶稣说这话的意思。每个人都知道十字架是一个无情的死亡工具。十字架没有别的目的。
i. 十字架与宗教仪式无关;与传统和属灵的感觉无关。十字架是把人处死的一种方式。
ii. 在耶稣之后的2000多年里,我们在净化和仪式化十字架方面做得很好。然而,耶稣说了类似这样的话:“每天走向死囚区,来跟从我。“背起你的十字架不是旅行;这是一次单程路。没有回程票;只去不返。
iii. “承受十字架不是指生活中的一些烦恼。相反,它涉及到十字架的方式。这幅画描绘的是一个已经被定罪的人,被要求背着十字架前往刑场,就像耶稣被要求的那样。” (Wessel, commentary on Mark)
iv. “路德说,每一个基督徒都应该是一个考验,要比那些僧侣们所做的多一些。那些僧侣们自己做了十字架,背在背上,让全世界的人都嘲笑他们。” (Trapp, commentary on Mark)
d. 舍己,背起他的十字架: 耶稣使舍己等同于背起他的十字架。两者表达了相同的意思。十字架不是关于自我推销或自我肯定。背着十字架的人知道他们救不了自己。
i. “舍己与自我否定不同。当出于某种目的,我们偶尔会放弃一些事情或活动时,我们就会练习自我否定。但我们若将自己降服于基督,立志顺服他的旨意,就是否认自己.当出于某种目的,我们偶尔会放弃一些事情或活动时,我们就是在操练自我否定。但我们若将自己降服于基督,立志顺服他的旨意,就是舍己.” (Wiersbe, commentary on Mark)
ii. 舍己意味着以他人为中心而活。耶稣是唯一完美的人,但我们要跟随他的脚步(来跟从我)。这是跟随耶稣最简单的方式:他背着十字架,走在死囚区;那些跟随他的人也必须如此。
iii. 人性是要放纵自我,而不是舍己。向自己死总是可怕的,如果我们期望它是一种愉快或温和的经历,我们往往会大失所望。向自己死是基督徒生命的根本命令。背起你的十字架只有一个意思:你必死无疑,你唯一的希望就是复活的能力。
2. (25-27)十字架的悖论:失去生命才能得到生命.
“因为凡要救自己生命的,必丧掉生命。凡为我丧掉生命的,必得着生命。
人若赚得全世界,赔上自己的生命,有什么益处呢?人还能拿什么换生命呢?人子要在他父的荣耀里,同着众使者降临。那时候,他要照各人的行为报应各人。”
a. 因为凡要救自己生命的,必丧掉生命。凡为我丧掉生命的,必得着生命: 我们必须这样跟随耶稣,因为这是我们得到生命的唯一途径。这听起来很奇怪,“你先和耶稣一起走向死亡,你才会活着,”但就是这样。不先死,就无法获得重生。
i. 当你播种的时候,你不会失去一粒种子,尽管它似乎已经死了,被埋了。相反,你释放了种子,让它成为一直想要成为的样子。
b. 人若赚得全世界,赔上自己的生命,有什么益处呢?避免和耶稣一起走向死亡意味着我们可能得到全世界,而最终失去一切。
i. 耶稣自己曾有机会通过拜撒旦而赢得全世界(路加福音4章5-8节),但他却在顺服中找到了生命和胜利。
ii. 令人惊讶的是,在耶稣面前这样生活的人是真正快乐的人。将我们的生命全然献给耶稣,过一个以他人为中心的生活,并不会从我们的生命中夺走什么,反而会给我们生命加添更多。
c. 他要照各人的行为报应各人:最终的收获会在这一天。如果我们在生活中无视这个真理,我们真的会赔上自己的生命。
i. “不仅是耶稣的榜样,而且他所作的审判也是一种激励,使人愿意背起自己的十字架,跟随耶稣。” (Carson)
ii. 同着众使者: “他们是神的使者。神远远的站在他们以上拥有他们,使用他们。” (Carson)
3. (28)应许要看见人子降临在他的国里
“我实在告诉你们,站在这里的,有人在没尝死味以前,必看见人子降临在他的国里。”
a. 站在这里的…有人在没尝死味以前必看见人子降临在他的国里: 耶稣在这个时候强调一个重要的真理。与耶稣同行并不仅仅意味着死亡和十字架。也意味着神国度的能力和荣耀的生命。耶稣应许他的一些门徒会看见那能力和荣耀。
(c) 2020 The Enduring Word Bible Commentary by David Guzik – [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