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太福音第24章–耶稣在橄榄山的教导(1)
A. 圣殿的毁坏及其影响
1. (1-2) 耶稣预言圣殿被毁
耶稣出了圣殿,正走的时候,门徒进前来,把殿宇指给他看。耶稣对他们说,“你们不是看见这殿宇吗?我实在告诉你们,将来在这里,没有一块石头留在石头上不被拆毁了。”
a. 耶稣出了圣殿: 耶稣不再与宗教领袖争辩,也不再以世俗的身份进到圣殿。他加重语气,走出了圣殿。
i. 出了圣殿: “强调动词的意思。他出了,就像一个不想再回来的人。” (Bruce)
ii. “他们走到他们的主人跟前,带着一种全神贯注的心情走到前面去,想请他回头看看那神圣的建筑,以此来改变他当前那阴郁的想法。” (Bruce)
b. 门徒进前来,把殿宇指给他看: 在所罗门的圣殿被摧毁之后,这座圣殿最初是由所罗巴伯和以斯拉建造的(以斯拉记6章15节)。大希律王(耶稣出生时的统治者)大大扩建和改造了圣殿。这座圣殿是犹太人近一千年来生活的中心——因此,以至于习惯上以圣殿起誓(马太福音23章16节),而说亵渎圣殿的话可以被认为是亵渎神。(使徒行传6章13节)
i. “犹太人Josephus (古文物15.14)告诉我们,他整整八年都在保存着一万名工人;其华丽庄严超过所罗门的殿宇。” (Trapp)
ii. 大希律王建造之后,圣殿变得很大:长约500英尺,宽约400英尺。希律王的重建计划始于公元前19年,直到公元后63年才完成,历时80多年。这座圣殿建成仅7年就被摧毁了。
iii. 但第二圣殿并不只是大;也很漂亮。犹太历史学家Josephus说,圣殿被金制的盘子覆盖着,当太阳照在上面时,看起来令人目眩神迷。没有金子的地方就有纯白的大理石,从远处看,陌生人还以为圣殿上有雪呢。
c. 你们不是看见这殿宇吗?门徒们要耶稣去看那美丽的建筑;耶稣叫他们转过身来,好好看看那些东西。
i. “这些东西,而不是建筑,暗示着他对门徒们所欣赏的壮观景象漠不关心。” (Bruce)
d. 没有一块石头留在石头上不被拆毁了: 耶稣说了这番话大约40年后,在巴勒斯坦爆发了一场反对罗马人的大规模犹太革命,他们取得了许多早期的成功。但最终罗马士兵镇压了叛军。公元70年,耶路撒冷被夷为平地,包括圣殿——正如耶稣所说的那样。
i. “据说提多想要保护这座世界奇观之一的圣殿不被烧毁,但他做不到;这士兵的愤怒,无疑是上帝的安排。” (Trapp)
ii. 据说在耶路撒冷沦陷的时候,城里最后幸存的犹太人逃到了圣殿,因为那是城里最坚固、最安全的建筑。罗马士兵包围了圣殿,一个喝醉酒的士兵引起了一场大火,火很快就蔓延到整座建筑。屋顶上华丽的金工细工在圣殿石墙的缝隙中熔化了,为了取回金子,罗马指挥官下令将圣殿一块石头一块石头地拆除。破坏是如此彻底,以至于今天他们很难确切地知道圣殿的地基在哪里。
iii. “Josephus 说这些石头又白又结实;五十英尺长,二十四英尺宽,十六英尺厚。Antiq. b. 15. c. xi.” (Clarke)
e. 没有一块不被拆毁的: 这个预言果然应验了。真正的圣殿,真的被拆毁了。这个预言的文字实现为本章其余的预言奠定了基调。我们也应该期待这些预言文字上的应验。
i. “我们也注意到,当华丽的祷告的殿变成贼窝时,神就不重视它了。” (Poole)
2. (3) 耶稣的预言带来两个问题。
耶稣在橄榄山上坐着,门徒暗暗地来说,“请告诉我们,什么时候有这些事?你降临和世界的末了,有什么预兆呢?”
a. 耶稣在橄榄山上坐着: 从殿中走出,但又俯视着圣殿,门徒们就耶稣关于圣殿毁灭的大胆预言向他提问。
i. 这是进行这种讨论的恰当时机。宗教领袖们拒绝了耶稣,并很快将他交给罗马人钉死在十字架上。他知道在耶路撒冷等候他的是痛苦的命运,他想给他的门徒们希望和信心,门徒们很快就会受到极大的考验。
b. 什么时候有这些事?耶稣说圣殿会被完全拆毁。门徒们想知道什么时候会发生这事很合乎逻辑。耶稣只是在回答他们接下来的两个问题时回答这个问题。
c. 你降临和世界的末了,有什么预兆呢?门徒们可能以为他们只问了一个问题。在他们看来,圣殿的拆毁和世界末日可能是有联系的。但实际上,他们问了两个问题(有些人说是三个),第二个问题在本章的其余部分得到了解答。
i. “门徒们没有把他们的问题制成表格。假设所有这些事情同时发生,他们很可能把它们作为一个请求来提出。耶稣的回答主要是为了纠正这种误解.” (Morgan)
ii. 也有可能,当他们回忆起第一个圣殿被毁的事件时,提出了第二个问题:所罗门建的圣殿是在国家被审和流放的背景下被毁的。
d. 你降临和世界的末了,有什么预兆呢?当耶稣回答这个重要的第二个问题时,他将对世界末日作出许多具体的评论和预言。这些预言在试图理解它们的基督徒中引起了严重的分歧。为什么耶稣不简单地说清楚,以至于没有人可能误解他?
i. 为什么预言看起来模糊或不精确的一个原因是,神希望每个时代都为耶稣的再来做好准备。我们不应该把耶稣的再来看作是遥远的时间线上的事件,而是从五旬节那天起我们就一直在平行进行的事。
ii. 还有些人认为,神的意图是让未来变得有些模糊,以迷惑魔鬼,就像旧约中弥赛亚的复活是模糊的一样。
iii. 虽然有些先知的解释不同,但我们可以肯定的是:他会再来,我们必须做好准备。
B. 耶稣来之前的历史转动
1. (4-8) 耶稣描述了从他升天到他第二次降临之前这段时间世界的一般状况。
耶稣回答说,“你们要谨慎,免得有人迷惑你们。因为将来有好些人冒我的名来,说,我是基督,并且要迷惑许多人。你们也要听见打仗和打仗的风声,总不要惊慌。因为这些事是必须有的。只是末期还没有到。民要攻打民,国要攻打国。多处必有饥荒,地震。这都是灾难的起头。”
a. 要谨慎,免得有人迷惑你们: 从一开始,耶稣就警告门徒们,当他们期待他的再来时,许多人会被迷惑。在教会的历史上,曾经有过这样的时期:人们做出了草率的预测,然后又依赖于这些预测,结果导致了极大的失望、幻灭和堕落。
i. 其中一个著名的例子是1846年威廉·米勒在美国的预言。由于他的预言,计算和出版,在美国有成千上万的人相信耶稣会在1846年再来。当他没有按照预言的而来时,人们非常失望,一些人离开了,一些异端从预言的狂热中产生。
b. 总不要惊慌。因为这些事是必须有的。只是末期还没有到: 耶稣在这一节中提到的事并不是那些标志着末日的具体迹象的事。自耶稣升天以来,诸如假弥赛亚、战争、饥荒、瘟疫和地震等事件无疑标志着人类的历史,但并不是末日的具体标志。实际上,耶稣说过,“灾难会发生,但这些不会是结束的信号。”
i. 在任何一场大战、任何一场大饥荒、任何一场大地震中,人们自然会相信世界末日即将来临。但是耶稣说,有一个更具体的迹象表明他会再来,他后来描述了这一点。
ii. “本章的一个明确目标是防止人们过早地对基督再来产生兴奋。” (France)
c. 这都是灾难的起头: 虽然这些事件都不是末日的具体标志,但总体而言,它们都是末日的标志。当耶稣把这些灾难描述为灾难的起头,他实际上称它们为生产的阵痛的开始。就像生产的阵痛一样,我们应该预料到上面提到的事情——战争、饥荒、地震等等——在耶稣再来之前会变得更频繁、更强烈,而不会有任何一个是末日的具体标志。
i. “起头:对于没有经验的人来说,这种恐怖的加剧很可能是结局,因此,说这句话是为了防止恐慌。” (Bruce)
2. (9-14) 耶稣描述了他的门徒在他升天后和第二次降临之间必须期待的
“那时,人要把你们陷在患难里,也要杀害你们。你们又要为我的名,被万民恨恶。那时,必有许多人跌倒,也要彼此陷害,彼此恨恶。且有好些假先知起来,迷惑多人。只因不法的事增多,许多人的爱心,才渐渐冷淡了。惟有忍耐到底的,必然得救。这天国的福音,要传遍天下,对万民作见证,然后末期才来到。”
a. 人要把你们陷在患难里,也要杀害你们: 耶稣升天之后到他再来之前,他的门徒们会受到迫害。这可能使他的跟随者们相信末日即将来临,但这也不是他再来的具体标志。
i. “相反,他们会把你们陷在患难里……通过一个大胆的比喻,患难在这里被拟人化了。他们必被交在患难的手中,被发明的百般酷刑折磨。” (Clarke)
ii. 彼此陷害: “迫害会暴露出教会内部的叛徒和教会外部的敌人。” (Spurgeon)
b. 有好些假先知起来,迷惑多人: 在耶稣升天以后和他再来之前,耶稣的门徒会看到许多假先知和他们的成功。但这些也不是他再来的具体标志。
i. 迷惑多人: “唉,这样的老师竟然会有徒弟!他们能把许多人引入歧途,这是加倍的悲哀。然而,当事情发生的时候,让我们记住王说过会有这些事发生。” (Spurgeon)
c. 只因不法的事增多,许多人的爱心,才渐渐冷淡了: 从耶稣升天之后到他再来之前,门徒们应该会看到社会变得越来越遭。但这也不是耶稣再来的具体标志。
i. “不法的事会导致爱心冷淡,注意这个联系。大多数人的爱就是“许多人的爱心’” (France)
ii. “有一件事使人战兢:‘因有许多罪’–比瘟疫更甚。‘许多人的爱心渐渐冷淡了’——这比迫害更糟。水在船外伤害不到船,直到它进入船里面才会伤害到,所以外在的迫害不能伤害到神的教会,但当邪恶渗透到教会里,神的子民的爱心冷淡—哎,整艘船陷入困境” (Spurgeon)
iii. “如果心冷了,做什么都是冷冷地。当爱心渐淡,我们的讲道是多么的冰冷!都是没有热量的月光;像大理石一样光滑,像冰一样冷。我们得到的是多么冰冷的歌声啊——美妙的音乐,由风笛和风奏出,但是啊,多么少的灵魂之歌啊!——在圣灵里多么少的歌唱,在上帝心中多么少的旋律!多么可怜的祈祷!你还能把它叫做祈祷吗?多么少的给予啊!心冷时,手在钱包里什么也找不到;基督的教会,基督的穷人,和异教徒都可能灭亡,因为我们必须为自己积攒财富,才能生活得富裕。当爱心渐冷时,还会有什么该做的事情做吗?” (Spurgeon)
d. 这天国的福音,要传遍天下,对万民作见证,然后末期才来到: 耶稣还应许在末日之前,福音要传遍天下。迫害、假先知和社会的普遍堕落并不能阻止福音的传播。
i. “有些人声称这已经实现了,因此世界末日必然近在咫尺。这一结论值得严重怀疑。一切都取决于‘作见证’这话的意思。’” (Morgan)
ii. 教会应该认真对待这一责任。我又看见另有一位天使飞在空中,有永远的福音要传给住在地上的人,就是各国各族各方各民。他大声说,“应当敬畏神,将荣耀归给他。因他施行审判的时候已经到了。”(启示录 14章6-7节)
C. 耶稣描述他再来的标志和世界末日
1. (15) 标志: 但以理所说的那行毁坏可憎的事.
“你们看见先知但以理所说的,那行毁坏可憎的站在圣地。(读这经的人须要会意)”
a. 你们看见‘毁坏可憎的’: 从本质上讲,对那行毁坏可憎的说的是对犹太圣殿的最终亵渎,在圣地建立偶像崇拜,这将不可避免地导致上帝的审判。毁坏带来那可憎的。
i. 在当时的犹太教词汇中,可憎是一种特别冒犯的偶像崇拜。耶稣描述了一种严重的偶像崇拜,站在圣地,带来了巨大的毁灭(毁坏)。
ii. 毁坏的渎神一词是希腊文对该短语的直译。‘可憎的’一词在旧约的习语中是对真正敬拜上帝的一种盲目的冒犯。(France)
b. 站在圣地: 这就是说,那行可憎的毁坏的发生在犹太人的圣殿里。这是圣地一词唯一简单明了的意思。有些人认为它发生在一个更早的犹太圣殿,在公元70年被摧毁之前。另一些人——更确切地说——相信这将发生在重建的圣殿的圣地。
i. 几个世纪以来,在犹太和耶路撒冷只有少数犹太人。他们在该地区的存在是确定的,持续的,但规模很小。这些弱小的犹太人可以重建一座圣殿是不可能的。因此,这个预言的实现是极不可能的,直到1948年以色列作为一个国家重新聚集在一起。在实现和未来实现预言方面,恢复一个世界上大约2000年没有看到的国家是一件了不起的事情。
ii. 那些相信马太福音24章的事件全部或大部分都在公元70年完成的人在这里遇到了困难。他们所认为的令人可憎的毁坏(罗马军队或他们的军旗)从来没有被当作偶像崇拜的形象树立在圣殿的圣地,这是毫无根据的。相反,圣殿在罗马人进入之前就被摧毁了。
iii. 因此,那些采用这种解释方法的人经常重新定义圣地是什么,正如布鲁斯所说:“人们自然会想到圣殿或圣城及其周围,但先知风格的‘圣地’可能指的是神圣的土地。”
iv. “hagios topos(“圣地”)的正常意思是圣殿,但是当罗马人在公元70年亵渎圣殿的时候,城里的人已经来不及逃离了。” (Carson)
c. 先知但以理所说的: 但以理书中提到了那行毁坏可憎的事。他们必亵渎圣所。那时,他们要把常献的燔祭挪去,把那行毁坏可憎的放在那里(但以理书11章31节)。Antiochus Epiphanies说这描述了在旧约和新约之间的时期对圣殿的完全亵渎。
i. 保罗在帖撒罗尼迦后书2章3-4节中详细阐述了这一点将来会实现: 人不拘用什么法子,你们总不要被他诱惑,因为那日子以前,必有离道反教的事,并有那大罪人,就是沉沦之子,显露出来。他是抵挡主,高抬自己,超过一切称为神的,和一切受人敬拜的。甚至坐在神的殿里,自称是神。
ii. “话语本身无疑是帖撒罗尼亚书信的一个来源…我们可以说耶稣自己设定了教会末世论的模式。” (Carson)
iii. 但以理书12章11节给出的看见: 从除掉常献的燔祭,并设立那行毁坏可憎之物的时候,必有一千二百九十日。(直到末了).当这个标志建立起来的时候,末世可能就确定了——离所有事情的完成还有差不多三年半的时间。
iv. 几个世纪以来,对于耶稣在这一章中所做的预言,最常见的解释方法是看到它们全部或大部分在公元70年耶路撒冷和犹大的大毁灭中实现。这种方法在某些方面是有吸引力的,特别是它使马太福音24章34节中的耶稣的话很容易理解。然而,认为这一章在公元70年全部或几乎全部实现的观点,在它所假定的实现行毁坏的可憎方面是完全不充分的。在这种方法中,那行毁坏可憎的几乎总是被理解为是罗马军队或他们所携带的旗帜。
v. 然而,当我们了解了这件事的重要性,以及这件事的内容——毁坏可憎——我们必须优先考虑这件事,甚至比马太福音24章34节最简单的解释更重要。
·这是马太福音24章提到的关键记号。
·这是马太福音24章中提到的逃跑的警告。
·在但以理书9章27节中,这是万物终结的记号。
·这是但以理书11章31节中,显现所预示的征兆。(Antiochus Epiphanies.)
·在但以理书12:11中,这是一天末日的准确记号。
·这显出人的罪,帖撒罗尼迦后书2章3-4的启示。
·这是启示录13章14-15节中兽的形象。
vi. 把这些段落理解按照最简单明了的意思,那行毁坏可憎的不能是罗马军队或他们所行进的旗帜;不可能是极权政府或任何其他猜想。那行毁坏可憎的,必然是那敌基督者的形像,安在圣殿里,这就是末世的决定性记号。这意味着在很大程度上,耶稣在马太福音24章里的预言没有被实现;或者至少,公元70年耶路撒冷的毁灭是一种预兆,就像Antiochus Epiphanies对圣殿的亵渎是对最终的行毁坏可憎的预兆一样。
d. 读这经的人须要会意: 在这里,耶稣(假设他说了这些话,并且不是马太所添加的)再次指引我们到理解的中心,就是那行毁坏可憎的。这就好像耶稣说:“不要错过这个。如果你不明白这一点,你就不会明白许多其他的事情。这正是许多人所犯的错误,他们怀着善意,却误解了那行毁坏可憎的真正含义。让他明白!
2. (16-20) 耶稣警告说,当毁坏可憎显现的时候,应当怎样行:立刻逃离
“那时,在犹太的,应当逃到山上。在房上的,不要下来拿家里的东西。在田里的,也不要回去取衣裳。当那些日子,怀孕的和奶孩子的有祸了!你们应当祈求,叫你们逃走的时候,不遇见冬天,或是安息日。”
a. 那时,在犹太的,应当逃到山上: 这些警告是专门针对以色列人的。犹太、房上和安息日都是犹太人的环境。
i. “没有额外的障碍,难民的命运已经够艰难的了。” (France)
ii. 根据本章的大背景,耶稣的这些话应该被理解为主要适用于那些在最后的日子里,在大灾难中——那些还未发生的事情——看到那行毁坏可憎的。
iii. 然而,毫无疑问,在某种程度上,公元70年发生在犹太,尤其是耶路撒冷的灾难是未来事件的预兆;最终实现的不完美的预示。因此,在公元70年之前,几乎所有的基督徒都逃离了耶路撒冷和犹太。公元70年,罗马军队到达该地区,意图镇压巴勒斯坦罗马省的犹太人叛乱。
iv. “有一个合理的好传统,也许在公元68年,围城到一半时,基督徒离弃了这城。” (Carson)
v. “Eusebius and Epiphanius说在这个关键时刻,在Cestius Gallus攻城之后,Vespasian先率领他的军队逼近,所有相信基督的人都离开了耶路撒冷,逃到培拉和约旦河对岸的其他地方;这样,他们都奇妙地逃出,没有遭遇本国的海难,无一人死亡。” (Clarke)
vi. 可悲的是,犹太人并没有这样做。耶稣的意思是说,当那日子来到,人应当逃到山上。他们没有;他们从全国各地涌入耶路撒冷城和城墙,这种愚蠢的行为使围城时的饥荒更加可怕。” (Barclay)
b. 在犹太的,应当逃: 这是因为毁坏可憎的出现的时候,首先要把毁坏的倾倒在犹太,也因为那时教会已经被提到空中与耶稣相遇,所以就不再是一个因素了(帖撒罗尼迦前书4章16-17节)。
i. 因为耶稣告诉他的门徒关于那行毁坏可憎的(那是敌基督的人在大灾难中所设立的),并警告他们这即将到来的毁灭,在大灾难中,一些基督徒相信所有的基督徒都会经历大灾难。对他们来说,这似乎是显而易见的。如果他的门徒不会经历,耶稣为什么要对他们说这些话呢?
ii. 答案很简单。我们从这一段和其他的段落知道,神要在大灾难的忿怒之前把他的教会提起,接他们与耶稣在空中相遇(帖撒罗尼迦前书4章16-17节)。然而这些信息对耶稣的跟随者来说很宝贵,这样他们就可以理解耶稣未来的计划。这个信息对那些在教会被提后的大灾难中成为他的门徒的人来说特别宝贵。
iii. 我们当记住,那些听见耶稣这话的门徒,并没有看见这些事。不过,听了对他们来说是好的。即使基督徒不会经历大灾难,对他们和那些将要在大灾难中成为基督徒的人来说,知道在大灾难中会发生什么是有好处的。耶稣这里所说的话是对所有的人说的。
3. (21-28) 毁坏可憎之后即将到来的:大灾难
“因为那时必有大灾难,从世界的起头,直到如今,没有这样的灾难,后来也必没有。若不减少那日子,凡有血气的,总没有一个得救的。只是为选民,那日子必减少了。那时若有人对你们说,基督在这里。或说,基督在那里,你们不要信。因为假基督,假先知,将要起来,显大神迹,大奇事。倘若能行,连选民也就迷惑了。看哪,我预先告诉你们了。若有人对你们说,看哪,基督在旷野里。你们不要出去。或说,看哪,基督在内屋中。你们不要信。闪电从东边发出,直照到西边。人子降临,也要这样。尸首在哪里,鹰也必聚在哪里。”
a. 从世界的起头,直到如今,没有这样的灾难: 耶稣说这将是历史上最可怕的时刻。当我们想到历史上发生的可怕的战争、瘟疫、饥荒和种族灭绝时,这是一个发人深省的声明。神把他的忿怒倒在那弃绝神的世人身上,这真是大灾难。
i. 那些相信马太福音24章的事件全部或大部分都在公元70年完成的人,他们认为当时降临在耶路撒冷的灾难是历史上最严重的灾难,他们处于一种不值得羡慕的立场。这是不可能充分捍卫历史。尽管公元70年的大灾难很严重,但随后的战争和灾难更加严重。这提醒我们,这个大灾难——这个灾难的时刻,从世界的起头直到如今,还没有发生过——还没有实现。
b. 看, 基督在这里: 任何人都不应该被耶稣再来的本质所欺骗。它不会是秘密或私人的,而是像闪电划过天空一样清晰。但在这样的灾难中,就有寻找假弥赛亚的诱惑(假基督、假先知将要起来)。
i. 闪电从东边发出,直照到西边。人子降临,也要这样: “基督的降临将是突然的、惊人的、普遍可见的,对不敬虔的人来说是可怕的。” (Spurgeon)
ii. 人子降临: “在福音书的这一章中只使用了基督再来(即将来临)。(第3、27、37、39节),虽然在使徒书中多次提到耶稣荣耀地再来。它的字面意思是“同在”(如哥林多后书10章10节),但它用于高级官员的正式访问,国事访问,也用于神圣的访问,因此它在术语上用于耶稣的“终极访问”” (France)
c. 尸首在哪里,鹰也必聚在哪里: 这是一个很难的声明。这可能是一种比喻,意思是“当审判成熟时,它一定会到来。”
4. (29-31) 大灾难之后:耶稣基督的再来
“那些日子的灾难一过去,日头就变黑了,月亮也不放光,众星要从天上坠落,天势都要震动。那时,人子的兆头要显在天上,地上的万族都要哀哭。他们要看见人子,有能力,有大荣耀,驾着天上的云降临。他要差遣使者,用号筒的大声,将他的选民,从四方,从天这边到天那边,都招聚了来。”
a. 日头就变黑了,月亮也不放光: 有几个预言的段落描述了在耶稣荣耀再临时和周围宇宙混乱(约珥书2章10节,启示录6章12-14节,以赛亚书34章4节)
b. 人子的兆头要显在天上: 很难确切地说出这个兆头是什么。似乎是在他再来之前,如启示录19章11节所述。也许这一迹象在某种程度上与大事件之前的难以置信的宇宙扰动有关。
i. 一些人,根据罗马皇帝康斯坦丁的远见,认为人子的兆头是天空中的十字架。更有可能的是,它只是一种描述耶稣从天堂回到地上的有形有体的方式。
ii. “还有人指出,兆头是LXX对旧约中提到的“标准”或“旗帜”的翻译,是上帝子民集会的信号。” (France)
iii. Barclay 关于兆头说: “这是一个正式的词,表示总督来到他的省,或国王来到他的臣民中。它经常描述权威和权力的到来。”
c. 他们要看见人子,有能力,有大荣耀,驾着天上的云降临: 这就是末日的实现,那毁坏可憎的兆头所指示的。这事既没有成就,那行毁坏可憎的也没有成就。
i. 再一次说,那些声称马太福音24章的全部或大部分事件都是在公元70年罗马征服耶路撒冷和犹太的时候完成的人,处于一个不值得羡慕的位置。他们常说,耶稣在公元70年审判犹太人的时候,有能力,有大荣耀,驾着天上的云降临成就了人子降临的事。
ii. 有些人相信马太福音24章的大部分事件都是在耶路撒冷沦陷的时候发生的,他们也知道这太过了。“从前面的论述看来,人子的降临不能与耶路撒冷的审判相提并论。” (Bruce)
5. (32-35) 耶稣更多地谈到这些事件发生的时间。
“你们可以从无花果树学个比方。当树枝发嫩长叶的时候,你们就知道夏天近了。这样,你们看见这一切的事,也该知道人子近了,正在门口了。我实在告诉你们,这世代还没有过去,这些事都要成就。天地要废去,我的话却不能废去。”
a. 从无花果树学个比方: 无花果树有规律的图案。树叶出现了,然后夏天就来了。当你看到树叶,你就知道夏天近了。
i. 无花果树是以色列常见的果树。旧约中提到很多次,尤其是描述土产丰富。有时无花果或无花果树也被用作符号或图画。在耶利米书24章1-10节和何西阿书9章10节中,无花果树用来代表以色列。
ii. 然而,旧约中提到无花果树时,大多只是简单地把它当作农业赐福的例子。耶稣在这里似乎并没有过多地提到无花果树的“无花果”,而是说无花果树遵循着与季节相关的可靠生长周期。这一点在与路加福音21:29-31相比较时尤为明显:看无花果树和所有的树。他们发芽的时候,你们看见也知道夏天近了。这样,你们几时看见这些事成就,也该知道神国近了。
b. 你们看见这一切的事,也该知道人子近了,正在门口了!耶稣确知,当这些神迹如他所预言的显现(那行毁坏可憎的,随后又有大灾难,随后又有神迹在天上显现),他就要再来。当无花果树发芽的时候,必然会有这样的结果——夏天快到了,果实就要成熟了。同样地,当看见这些兆头的时候,耶稣在荣耀中与他的教会一同降临,也将不可避免地来到。
i. 真的,就像但以理在但以理书12章11节预言的一样。那行毁坏可憎的之后,1 290天就是末日。耶稣确信,大灾难的痛苦不会无限期地继续下去;会有一个终结。
ii. 到这里,耶稣已经为末世事件给出了一个重要的轮廓.
·灾难和迫害会出现,但它们本身并不是末世的征兆。
·必有一件大事:毁坏可憎的。
·当那行毁坏可憎的出现的时候,有警告以色列人跟逃跑。
·对那行毁坏可憎的之后,随之而来的是大灾难和宇宙混乱。
·最终,耶稣基督会荣耀降临。
c. 我实在告诉你们,这世代还没有过去,这些事都要成就: 耶稣的这句话是许多人期待这一章的全部或大部分事件在公元70年,也就是耶稣说了这句话大约40年后,得以实现的主要原因之一。然而,正如前面所论证的那样,断言这一点,就大大扩展了对那行毁坏可憎的、大灾难的严重性、宇宙的迹象和人子降临的最自然的解释。最好让这些段落有它们最自然的意义,并把这应许放进那个框架中。
i. 耶稣所指的世代不可能是门徒的世代,因为他们从未见过耶稣如马太福音24章30节所描述的那样耶稣荣耀地归来。毫无疑问,是指看到这些迹象的那一代人。这些事件和耶稣的再来不会出现千禧年,但会相继发生。
ii. 有人建议世代这个词也可以翻译成“种族”,这是一个应许,犹太人种族不会灭绝,会生存到最后。这是一个宝贵的应许,但一些评论家(如France)声称这是一个令人尴尬的错误翻译。还有一些人——比如Adam Clarke,他坚信这一章的事件在公元70年几乎全部实现——写道:“这个种族;犹太人并没有分别、直到神藉他们所谋的和外邦人都成就了。”
D. 更多关于他的再来,但从不同的角度
1. (36) 耶稣说他再来的日子和时辰,人不知道,连天使也不知道。
“但那日子,那时辰,没有人知道,连天上的使者也不知道,子也不知道,惟独父知道。”
a. 但那日子,那时辰,没有人知道: 在这里,耶稣提到了马太福音24章3节的最初问题(你降临的征兆是什么?)他的回答有点出乎意料,说到那一天,那时辰,谁也不知道。
i. 为了强调这一观点,耶稣声称这知识唯独父知道。如果耶稣自己——至少在他在地上的事奉期间——不知道那天和时辰,这就强调了任何后来的人对这时间做出某些预言是愚蠢的。
b. 没有人知道: 根据他告诉我们的关于那行毁坏可憎恶的事,我们可以预料到确切的日期和时间。毕竟,但以理把耶稣再来的日子定在那行毁坏可憎的事之后的第1290天(但以理书12章11节)。
i. 在这方面,存在一个两难的境地。耶稣降临的日子怎么可能完全不被人知道,同时又被但以理书12章11节所知道呢?
2. (37-39) 耶稣说,当世界和挪亚的日子一样,他就来了。
“挪亚的日子怎样,人子降临也要怎样。当洪水以前的日子,人照常吃喝嫁娶,直到挪亚进方舟的那日。不知不觉洪水来了,把他们全都冲去。人子降临也要这样。”
a. 挪亚的日子怎样: 耶稣解释了他所说的挪亚的日子。就是生活围绕着正常的事情:吃喝,嫁娶。换句话说,生活将一如既往;也许会遭到唾弃,但通常如此。
i. 吃喝嫁娶: Bruce注意到“有些人用邪恶的意思来指责这些:[吃],暗示暴食,因为通常用于指野兽,但也有吃的意思,男人…[嫁娶],委婉地指向双方的性许可。然而他得出了结论,“这个观点似乎是所有的事情都正常进行,好像什么都不会发生。”
ii. 我们也当记住挪亚的日子也是充满了暴力和恶魔的压迫(创世纪6章1-5节)。
b. 不知不觉洪水来了,把他们全都冲去: 挪亚的日子的那些人被警告了,审判会来的。对于那些无视这些警告的人来说,它来得突然而出乎意料。
i. “人子的来临发生在一个未知的时间,只有当生活看起来和往常一样,就像洪水之前的日子一样,才可能是真的.” (Carson)
ii. 在这方面,存在一个两难的境地。耶稣如何来到一个“一切照常”的世界,又是一个正在经历地上最严重灾难的世界?
3. (40-44) 耶稣告诫他的门徒准备好迎接他意想不到的降临
“那时,两个人在田里,取去一个,撇下一个。两个女人推磨。取去一个,撇下一个。所以你们要儆醒,因为不知道你们的主是哪一天来到。家主若知道几更天有贼来,就必儆醒,不容人挖透房屋。这是你们所知道的。所以你们也要预备。因为你们想不到的时候,人子就来了。”
a. 那时,两个人在田里,取去一个,撇下一个: 耶稣在这里指出了奇怪的失踪;要在人子降临的时候,掳掠一些人(正如帖撒罗尼迦前书4章16-17节所述)。
i. “taken跟用在1章20节;17章1节;18章16节;20章17节的是同一个动词;意思是带某人与自己同在,因此这里指的是救赎而不是毁灭“被带走”的人” (France)
b. 所以你们要儆醒,因为不知道你们的主是哪一天来到: 因为这一天和时辰的来临不可知,所以耶稣的跟随者必须时刻警惕着他的到来。
i. 这又是第二个即将到来的难题.
·它是发生在一个意料之外的时刻,还是被积极地预测到了?
·是生意照常还是世界范围的灾难?
·是在空中与他相遇(帖撒罗尼迦前书4章16-17节),还是与众圣徒同来(撒迦利亚书14章5节)?
ii. William Barclay 在这里描述了困难的一个方面:“在两个部分,它们似乎相互矛盾。第一部分(32 – 35节)似乎表明,人通过自然迹象知道夏天近了,所以他可以通过迹象知道耶稣第二次降临的到来…第二部分(36-41节)表示很肯定没有人知道耶稣第二次降临的时间,天使不知道,甚至耶稣也不知道,但唯有上帝知道;祂会突然降临在人们身上,就像天空中突然下起暴雨一样。”
iii. 通过看到实际上有两个第二次再来,这个难题就解决了。一个是在空中,为教会——通常被称为被提。另一个是为世人,与教会同来,通常被称为耶稣的第二次再来。马太福音第24章(以及预言书的其他部分)中的“矛盾”通常是通过提及耶稣的“两次”再来来解决的。
c. 所以你们也要预备。因为你们想不到的时候,人子就来了: 我们必须抓住重点。我们必须做好准备,因为他的到来是毫无预兆的。耶稣用一些比喻来说明这一点。
i. “Suetonius告诉我们,Julius Caesar有一个政策,就是永远不预先通知他的士兵什么时候开拔或什么时候进攻,以便随时让他们做好准备,随时向他想去的地方开拔。” (Trapp)
E. 两个仆人的比喻.
1. (45-47) 忠心的仆人
“谁是忠心有见识的仆人,为主人所派,管理家里的人,按时分粮给他们呢?主人来到,看见他这样行,那仆人就有福了。我实在告诉你们,主人要派他管理一切所有的。”
a. 主人来到,看见他这样行,那仆人就有福了: 耶稣告诉我们,当主离开我们的时候,我们必须继续努力。当主人不在的时候,我们要做主的忠心有见识的仆人。
b. 我实在告诉你们,主人要派他管理一切所有的: 耶稣也应许我们会因我们的勤奋而得到奖赏。仆人服侍主人,但主人知道怎样服侍和奖赏仆人。
2. (48-51) 恶仆
“倘若那恶仆心里说,我的主人必来得迟,就动手打他的同伴,又和酒醉的人一同吃喝。在想不到的日子,不知道的时辰,那仆人的主人要来,重重地处治他,定他和假冒为善的人同罪。在那里必要哀哭切齿了。”
a. 倘若那恶仆心里说,“我的主人必来得迟”: 耶稣警告我们说“我的主人必来得迟”的态度,我们必须活在对耶稣再来的不断期待中,这就意味着我们现在要为他而活。
i. 最危险的谎言不是“没有上帝”,也不是“没有地狱”;而撒旦最危险的谎言是“不用着急”。说“耶稣今天或好几年都不会来”不是一件小事,因为你的预言系统需要它。我们需要为耶稣基督的再来做好准备。
b. 就动手打他的同伴,又和酒醉的人一同吃喝: 这个恶仆没有准备好迎接主人的归来,至少在三个方面犯了罪。
·他不关心主人留给他的事。
·他和同伴打架并恶待他们。
·他纵情享乐,而不是侍奉他的主人。
i. 这种对恒久准备好的强调对今天的基督徒是一个挑战。可以说,许多基督徒在这三个方面都没有准备好。Each reader should be greatly impressed by the urgency of Jesus’ appeal.
c. 重重地处治他,定他和假冒为善的人同罪: 那忠心有见识的仆人得了奖赏,那恶仆也是如此。他的恶得到了报应,他应得的是跟假冒伪善的同罪。
i. 重重地处治他: “可能的意思是:用鞭子把他劈成两半(可以这么说)=无情地鞭打他这个恶奴。用词语气很重,选来怜悯主人的愤怒。” (Bruce)
(c) 2020 The Enduring Word Bible Commentary by David Guzik – [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