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翰福音第1章 – 道和见证
A.约翰福音:第四卷福音书。
1.有人称约翰福音为四福音(四个对拿撒勒人耶稣的生平给出不同看法的声音)的第四部分。基督徒作家早在奥利金(公元185-254)的时候就知道,实际上没有四个福音,但有一个四部的福音。
a. 约翰福音可能是四卷福音书中最后写的一卷,并且是根据前三本已经讲过的写成的。这就是为什么约翰对耶稣生平的描述在很多方面与马太、马可和路加不同。
b. 耶稣事工中的重大事件,马太、马可和路加都有记录,但约翰却没有,这包括:
• 耶稣的诞生。
• 耶稣的洗礼。
• 耶稣在旷野受试探。
• 与恶魔对抗。
• 耶稣用比喻教导。
• 最后的晚餐。
• 客西马尼园的痛苦。
• 升天。
c. 前三卷福音书以耶稣在加利利的事工为中心。约翰福音集中在耶稣在耶路撒冷所说和所行的。
d. 每卷福音书都强调了耶稣的一个不同起源。
• 马太福音显示耶稣是通过大卫从亚伯拉罕而来,并证明祂是旧约所应许的弥赛亚(马太福音1:1-17)。
• 马可福音显示耶稣来自拿撒勒,证明耶稣是一个仆人(马可福音1:9)。
• 路加福音显示耶稣是从亚当而来,证明耶稣是完美的人(路加福音3:23-38)。
• 约翰福音显示耶稣从天上来,证明耶稣是神。
e. 然而,认为约翰福音完全记录了耶稣的故事的想法是错误的。约翰写道,耶稣的故事如此之多,以至于永远无法完全记录下来(约翰福音21:25)。
2.马太福音、马可福音和路加福音被称为三卷对观福音书。“对观”这个词的意思是“一起来看”,并且前三卷福音书以几乎相同的格式呈现耶稣的生平。这三卷福音书更多地关注耶稣所教导和所做的; 约翰福音更专注于耶稣的身份。
• 约翰通过强调耶稣的七个神迹(奇迹)来告诉我们耶稣是谁。这些奇迹中有六个前三本福音书完全没有提到。
• 约翰通过耶稣在七个戏剧性的“我是”陈述中为自己说话向我们展示了耶稣是谁,这些陈述在前三卷福音书也是没有的。
• 约翰通过证明耶稣身份的见证人向我们显明了耶稣是谁。其中四位见证人仅在第一章中发言。
3.约翰福音是为特定目的而写的:叫众人……可以信。在书的最后可以找到理解约翰福音的一段关键经文:但记这些事要叫你们信耶稣是基督,是神的儿子,并且叫你们信了他,就可以因他的名得生命(约翰福音20:31)。
a. 约翰福音甚至帮助怀疑论者相信。现存最古老的新约片段是约翰福音第18章的一部分,发现于埃及,可追溯到公元150年以前,这表明在那个时期就广泛流传。
b. 约翰并没有在他写的福音书中告诉我们很多关于他自己的事情,但是我们可以从福音记录中整理出一些关于他的事情。
• 约翰的父亲是西庇太
• 约翰的母亲是萨洛米,在耶稣复活被发现的那天清晨,她是去坟墓的人之一
• 约翰的兄弟是雅各
• 约翰是跟彼得一起打渔的
• 约翰和他的兄弟雅各被昵称为“雷霆之子”
4.约翰福音是一部深受喜爱的福音书。由于其简单和深度的矛盾结合,约翰福音被称为“一个孩子可以涉水而大象可以游泳的水池。”
a. “它的故事都非常简单,即使是一个孩子也会喜欢它们,但它的陈述都是如此深刻,以至于任何哲学家都无法理解它们。”(尔德曼)
b. 所以,如果我们孜孜不倦地关注娱乐、体育、音乐或新闻,那我们应该多么更加仔细地留意“人从天上说话,发出比雷声还大的声音呢?”(金口若望)
B. 约翰福音的序言。
这一非凡而深刻的部分不仅仅是序言或引言。这是整本书的总结。约翰福音的其余部分讲的是这里介绍的主题: 道是什么,生命,光,重生,恩典,真理,以及圣父在圣子耶稣里的启示。
1. (1-2) 道的先存。
太初有道,道与神同在,道就是神。这道太初与神同在。
a. 太初: 这指的是创世纪1:19讲的超出时间范围的永恒(起初,神创造天地)。约翰其实是在说,“太初的时候,这个道已经存在了。意思是,道存在于创造甚至时间之前。
i. 约翰说得很清楚,道不仅是开端,而且是开端的开端。祂太初就在那里,比一切都早。
ii. 有道:“这个道有开头吗?”约翰说,没有。因为我们若追根溯源,道已经存在。在约翰的异象里,“道”显然不是别的,乃是那自存之神。”(特伦奇)
iii. “这样的描述是为了让我们能立即掌握一段连续不断的历史,(这段历史超出于一段无法衡量的过去),以及这个历史的主体的身份。”(道兹)
b. 太初有道: 道是古希腊单词Logos。道的思想在犹太人和希腊人的思想中都有着深厚而丰富的根源。
i. 犹太拉比常常用祂的道来指神(特别是祂更个人的方面)。他们称神自己为“神的道”。例如,古希伯来文版本的旧约把出埃及记第19章17节(摩西率领百姓出营迎接神)改为“摩西率领百姓出营迎接神的道”。在古代犹太人的心目中,“神的道”可以用来指神自己。
ii. 希腊哲学家把道看作是一种使世界有意义的力量,使世界有序而不混乱。道是一种力量,它使世界形成并保持完美的秩序运行。他们把道看作是控制一切的“终极原因”。(道兹、莫里森、巴克莱、布鲁斯等人)
iii. 所以在这卷书的开端,约翰对犹太人和希利尼人说: “你们讲论、思考、并描写道,已经有几个世纪了。现在我要告诉你祂是谁。约翰在犹太人和希利尼人所处的位置遇见了他们,用他们已经明白的语言向他们讲解耶稣。
iv. 约翰所使用的这个词,含义千差万别,在任何地方都是通用的。他可以指望所有人都能理解他的基本意思。”(莫里森)
v. 人们已经在使用这个词,帮助有思想的人去构想神与世界的关系,约翰用这个词指示那不可理解和看不见的神的启示者。(道兹)
c.道与神同在,道就是神: 约翰福音1:1用这一段精彩的话,阐明了我们信心最基本的根基——三位一体的神。我们可以遵循约翰的逻辑:
• 有一个存在被称为道。
• 这个存在就是神,因为祂是永恒的(太初)。
• 这个存在就是神,因为祂明明地被称为神(道就是神)。
• 与此同时,这个存在并不是神的全部。父神是与道不同的一位(道与神同在)。
i. 因此,圣父和圣子(圣子在这里被称为“道”)同是神,但他们在位格上是不同的。父不是子,子也不是父。然而他们同是神,一个神,有三个不同的位格。
ii. 道与神同在:“这个介词意味着相交,因此也就意味着个性的分离。正如克里索斯托所说:“不是在神里面而是与神同在,位与位同在直到永远。’”(道兹)
iii. 道就是神:这就是那句话的真正形式。而不是“神以前是道”。“这是希腊语使用中绝对必要的。”(阿尔福德)
iv. “路德说‘道以前是神’与艾利乌所说的‘道以前与神同在’相对,而这与撒比略所说的相对。(道兹)
v. 道就是神:“凡能指着父神说的话,都能指着子神说。”父的一切智慧、荣耀、能力、爱、圣洁、公义、良善、诚实,都在耶稣里面。在耶稣里面,父神显明出来。”(博伊斯)
d.太初有道,道与神同在,道就是神:《瞭望塔》(耶和华见证人)圣经,称为“新世界译本”,翻译这句经文的方式大不相同。耶和华见证人的译本是这样写的:“起初有道,道与神同在,道是一个神。他们的翻译被用来否认耶稣是神,是一种错误和误导人的翻译。
i. 《瞭望塔》为他们翻译的约翰福音1:1-2所作的辩护是,因为在文章中第一次使用“神”的时候,没有使用任何冠词(写的是“神”而不是“特定的神”)。对待这种希腊语法和翻译时,我们只能参考新约中其他很多时候提到“神”没有使用任何冠词。如果瞭望塔是诚实和一致的,他们会在每一个没有使用冠词的地方把“神”翻译成“一个神”。但这条语法规则似乎只适用于当它符合支持瞭望塔教义的目的时。马太福音5:9,6:24,路加福音1:35,1:75,约翰福音1:6,1:12,1:13,1:18,罗马书1:7,1:17的希腊文显示了《瞭望塔》是如何将“神”的相同语法翻译成“神”,而不是“一个神”,因为这满足了他们的目的。
ii. 在《瞭望塔》用来确立他们主张的主要资源中(《王国互线》),《瞭望塔》引用了两位著名的希腊权威人士的话,使他们看起来同意他们的翻译。但他们都被错误地引用了,其中之一,曼蒂博士甚至写了《瞭望塔》,并要求从书中删除他的名字!《瞭望塔》一书中提到的另一位“学者”——他是谁?据约翰所说,是约翰内斯·格雷伯。格雷伯实际上是一个神秘的修道士,而不是研究圣经希腊文的学者。
iii. 真正的希腊学者并不承认约翰福音1:1-2的耶和华见证人译本。
• “完全误导人的翻译。将约翰福音1:1翻译成“道是一个神”,既不合学术,也不合理。据我们目前所知,在世上所有的学者中,没有一个像耶和华见证人所作的,把这节经文翻译成这样。(朱利叶斯·阿·曼蒂博士)
• “阿里乌斯业余语法家对“神”前面省略定冠词和“道就是神”做了大量研究。这种省略在名词的谓语结构中很常见。“一个神”的翻译是完全站不住脚的。(F.F.布鲁斯博士)
• “我可以向你保证,任何有名望的希腊学者都不赞同耶和华见证人对约翰福音1:1的解释。(F.F.布鲁斯博士)
• “耶和华见证会的信徒在约翰福音1:1的误译中,证明了他们对希腊语法基本原则的极度无知。(保罗考夫曼博士)
• “这个教派故意歪曲事实的行为可以从他们的新约译本中看到。约翰福音1:1被翻译成:“……道是一个神”,这个翻译在语法上是不通的。很明显,一个能这样翻译新约的教派在知识上是不诚实的。(威廉·巴克莱博士)
e. 这道太初与神同在:这再次说明父与子不同,子与父也不同。他们同是神,但他们是不同的位格。
2. (3-5)道的工和本质。
万物是藉着他造的;凡被造的,没有一样不是藉着他造的。生命在他里头,这生命就是人的光。光照在黑暗里,黑暗却不接受光。
a. 万物都是藉着他造的,凡被造的,没有一样不是藉着他造的:道创造了一切受造之物。因此,正如使徒保罗在歌罗西书1:16所写的,祂自己不是一个受造的存在。
i. 在创世纪1:1中,神创造了万物: 在这一节中,基督创造了万物: 同一个无误的灵通过摩西和福音书作者讲话: 因此基督和父为一。”(克拉克)
b. 生命在他里头: 道是所有生命的源头——不仅是生物的生命,而且是生命的本原。在古希腊语中,翻译成“生命”的词是“zoe”,意思是“生命的原则”,而不是“生物”,它只是生物学意义上的生命。
i. 创造生命并维持所有其他存在的力量存在于道中。(道兹)
c. 这生命就是人的光:这生命是人的光,既指属灵的光,也指自然的光。这并不是说道“包含”生命和光; 道就是生命和光。
i. 因此,没有耶稣,我们就死在黑暗里。我们迷失了。值得注意的是,人类对死亡和黑暗有着与生俱来的恐惧。
d. 光照在黑暗里,黑暗却不接受光。“不接受光”这句经文的另一种翻译是“没有胜过光”。“光不会输给黑暗; 黑暗永远无法战胜光。
i. 接受:“这个希腊动词不容易翻译。它包含了抓住某物使之为自己所有的意思。这可能会形成像“用意念抓住”这样的意思,因此“接受”……(然而)我们正在讨论的动词有一个更罕见的、但已得到充分验证的意思,“胜过”。这里就是这个意思。”(莫里斯)
ii. “在头一个创造场景中,‘渊面黑暗’(创世记1:2),直到神召光进入,所以在新的创造中,就是道中所发的光驱逐属灵的黑暗。”(布鲁斯)
3.道的先驱。
有一个人,是从神那里差来的,名叫约翰。这人来,为要作见证,就是为光作见证,叫众人因他可以信。他不是那光,乃是要为光作见证。
a. 有一个人是从神那里差来的: 施洗约翰为这光作了见证,叫众人因他可以信。施洗约翰的工作是有意地专注于使人们相信弥赛亚耶稣。
i. 介绍约翰的见证不仅是作为一个历史的笔记,而且是为了指出那些拒绝基督的人的严重的盲目。(道兹)
b. 他不是那光,乃是要为光作见证。施洗约翰的工作广为人知且接受。对于福音作者约翰来说,重要的是要讲清楚,施洗约翰不是那光,但是他将人指向那光,并为那光作见证。
i. 他不是那光:“这可能是针对在约翰死后将他的教导传承下来却不晓得基督完整的事工的教门(使徒行传18:24-25;19:1-7)。”(坦尼)
ii. “我们知道他是‘施洗约翰’,但在这卷福音书中,提到他的洗礼是偶然的……但一再提到他的见证。”(莫里斯)
iii. 作见证是一件严肃的事,要为真道坚立,给出信心的理由。然而,见证并不止这些。它使整个人交托。我若站在证人席上,证明这事或那事是真的,我就不再中立了。我已经交托了我自己。约翰让我们知道,有像施洗约翰这样的人,凭著他们对基督的见证,把自己交托给了神。”(莫里斯)
4. (9-11) 拒绝这道。
那光是真光,照亮一切生在世上的人。他在世界,世界也是藉着他造的,世界却不认识他。他到自己的地方来,自己的人倒不接待他。
a. 那光是真光,照亮一切生在世上的人: 约翰讲得照亮一切生在世上的人并不是在终极的、得救的意义上。他的意思是,一个人来到这个世界上所带着的任何爱、关怀和良善,都是因为这真光,祂给这世上带来了真正的光明。
b. 世界却不认识他:这真奇怪。神来到祂所造的世界,来到照祂形像所造的万物当中,世人却不认识他。这显示出深深堕落的人类是如何拒绝神,许多人拒绝(没有接受)神的话和光。
i. 祂到自己的地方来“我们可以把开头的词翻译成‘祂回家了’。在回应耶稣在十字架上的话,带着马利亚“接到自己家里去了”(约翰福音19:27;cf 16:32)时,使用的是完全一样的词。当神的道来到这个世界上的时候,祂并不是作为一个外人来的。祂是回家了。”(莫里斯)
ii. 说自己的人不认识祂,但他们其实是不接待祂。在恶农夫的比喻中,我们的主说他们杀死继承人不是出于无知,乃是因为他们认识他。(道兹)
iii. 这个小小的世界并不认识基督,因为神把祂藏在木匠的儿子里。祂的荣耀是在里面的,祂的国度不是靠观察得来的。”(特拉普)
5. (12-13) 领受道。
凡接待他的,就是信他名的人,他就赐他们权柄,作神的儿女。这等人不是从血气生的,不是从情欲生的,也不是从人意生的,乃是从神生的。
a. 凡接待他的,就是信他名的人,他就赐他们权柄,作神的儿女:虽然有人弃绝这启示,还是有人接待祂,因此就作了神的儿女。他们藉著重生,从神生,成为神的儿女。
i. 故事的结局不是拒绝的悲剧,而是接受的恩典。”(莫里斯)
ii. 凡接纳他的:“接待耶稣”的观念在圣经上是正确的。我们需要敞开怀抱接待祂。接待祂的是信祂名的人的另一种表达方式。“信心被描述为‘接待’耶稣。信心是放在流水下的空杯;是身无分文向神乞求施舍的那只手。”(司布真)
iii. 作神的儿女:“‘孩子’(提克那语)这个词和苏格兰语‘出生的孩子’意思是相同的。它强调生命的起源,并被用来表达爱意(参看路加福音15章31节)。信徒是神的“孩子”,与神有血缘关系。”(坦尼)
b. 这等人不是从血气生的,不是从情欲生的,也不是从人意生的,乃是从神生的:约翰提醒我们这重生的本质,接待祂的人是从神生的,不是出于人的努力,也不是出于人的成就。
i. “他们不是‘从血气生的’。这里‘血气’用复数可以指父母双方的行为,也可以指由许多液滴组成的血。”(莫里斯)
ii. 这种新生会给生活带来改变。“就像一只表,现在有了新的主发条,不仅表盘和表手得到修复,而且内部也有了新的机械装置,有了新的调整过的部件,现在按照不同的时间和调子工作; 以前错的地方了现在对了,因为他内心是对的。”(司布真)
6.(14)道成了肉身。
道成了肉身,住在我们中间,充充满满的有恩典有真理。我们也见过他的荣光,正是父独生子的荣光。
a.道成了肉身,住在我们中间。这是到目前为止约翰最惊人的陈述。犹太和希腊世界的思想家听到道成了肉身时,一定大吃一惊。
i. 祂成为人,这是伟大真理最普遍的表达。祂变成了人在身体里所具有的那种混合的东西……这种简单的表达无疑是针对使徒时代的幻影派的,后者坚持认为,道显然只成了人性。”(阿尔福德)
ii. 希腊人普遍认为神太低了。约翰写信给他们说,道成了肉身。对于古代的人来说,像宙斯和赫尔墨斯这样的神只不过是超人; 它们不等于道的秩序和理性。约翰告诉希腊的思想家们: “你们所知道的道,就是那创造和维持宇宙秩序的,成了肉身。”
iii. 犹太人普遍认为神太高了。约翰写信给他们说,道成了肉身,住在我们中间。古代犹太人很难接受旧约所揭示的伟大的神能够以人类的形式出现。约翰对犹太人说:“神的道成了肉身。”
iv. 神在耶稣基督里来到你身旁。你不需要费力就能找到祂; 祂来找你。有些人认为他们从一个地方到另一个地方去试图找到神,然后继续寻找。更常见的情况是,他们待在一个地方,直到神吸引他们——然后他们迅速地往前去。
v. “基督通过道成肉身进入了一个新的存在维度,并在人中间居住。”(坦尼)
vi. 奥古斯丁后来说,在他信主之前,他读过和研究过伟大的异教哲学家,读过很多东西,但他从来没有读到过道成肉身这个词。”(巴克莱)
b. 住在我们中间:这句话的意思更确切地说,是“就像在一个帐篷里一样,住在我们中间”。从这个意义和上下文来看,约翰把耶稣降临到人类当中与神在帐幕中与以色列人同住联系起来。可以说,在我们中间搭起帐幕。
i. “在我们中间搭起帐幕,就是神从童女身上所取的人性,作为他圣洁的神性的居所、房屋或殿宇。这个词可能是暗指犹太圣殿中的神圣的示剑拿。”(克拉克)
ii. “准确地说,这个动词的意思是‘搭帐篷’。(莫理斯) 约翰心里所想到的是旷野神的帐幕,耶和华在祂百姓的帐棚之间支搭祂的帐幕。”(道兹)
iii. 会幕代表耶稣在祂子民中的许多东西:
• 以色列营地的中心。
• 摩西律法保存的地方。
• 神的居所。
•启示之地。
• 献祭的地方。
• 以色列敬拜的中心。
iv. “神若藉着道成肉身降临住在世人中间,我们就当在这帐幕的四围安营; 不要活得好像神离我们很远。”(司布真)
v. “示剑拿的意思是住的; 这个词用来形容神在人类中可见的存在。”(巴克莱)
c. 我们也见过他的荣光:约翰作为目击者为此作见证,甚至作为施洗约翰来作见证。约翰可以说:“我见过祂的荣光,就是单属于父独生子的荣光。”
i. “见”这个词很有力量。约翰借此告诉我们,他和其他门徒仔细研究了道成肉身的荣光。
ii. “见”这个动词在约翰福音中(就这一点而言,在整个新约全书中)总是表达用肉眼观看,而不是指异象。约翰所说的荣光,就是在拿撒勒人耶稣身上实在看见的荣光。”(莫里斯)
d.充充满满的有恩典有真理: 耶稣的荣光不是肾上腺素的激增,当然也不是杂耍。它充充满满的有恩典有真理。
i. 亲爱的弟兄阿,你们要注意,在我们主里面,这两种品质都是全备的。祂“充充满满的有恩典”。“还有谁比祂更能这样呢?”在耶稣基督的身上,神无限的恩典被珍藏起来。”(司布真)
ii. “这两种品质应该指引我们的思想,指导我们的生活。神是恩典,是真理。两者缺一不可。缺了一个,另一个也不会存在。在祂的国度中,不可能降低简单而严格的真理标准; 也不能偏离恩典的目的和热情。”(摩根)
7. (15-18) 见证神的新秩序。
约翰为他作见证,喊着说:这就是我曾说:那在我以后来的,反成了在我以前的,因他本来在我以前。从他丰满的恩典里,我们都领受了,而且恩上加恩。律法本是藉着摩西传的;恩典和真理都是由耶稣基督来的。从来没有人看见神,只有在父怀里的独生子将他表明出来。
a. 那在我以后来的,反成了在我以前的,因他本来在我以前。施洗约翰的见证植根于他对耶稣预先存在的理解。他知道耶稣在所有层面上都是在他以前的。
i. “在古代,人们普遍认为时间优先意味着优越。人们对他们自己那一代很谦虚,他们真的认为他们的父亲比他们更聪明——尽管这对我们这一代来说这听起来不可思议!”(莫里斯)
b. 从他丰满的恩典里,我们都领受了,而且恩上加恩。这新秩序有无穷无尽的恩典(恩上加恩,与忧上加忧的比喻类似)和真理,与藉着摩西传的严厉律法和规条形成对照。
i. 恩上加恩:“字面意思是‘以恩代恩’。很明显,约翰想把重点放在恩典的思想上。也许他的意思也是,当一份神圣的恩典退去的时候,它就被另一份恩典所取代。神对祂子民的恩典是永恒的,永不枯竭。恩典不会被打断,也不会被限制。”(莫里斯)
c. 律法本是藉着摩西传的;恩典和真理都是由耶稣基督来的。这描述并显明了施洗约翰所宣告的、耶稣基督所带来的丰盛恩典。神的道,耶稣基督,带来了一个不同于藉着摩西传的的秩序。
i. 恩典和真理都是由耶稣基督来的:“在这里,基督就像在保罗的著作中一样,取代了摩西的律法,成为神的启示和生命之道的中心。”(布鲁斯)
d. 从来没有人看见神: 耶稣,道,是看不见的神的完美宣告。圣父和圣子同属一个家,耶稣已经表明出来看不见的神的本质。我们不必去怀疑神的本性和个性是什么。耶稣用祂的教导和生命表明出来了这一切。
i. 名词神 (theon)在希腊语文本中没有冠词,这表明作者在呈现神的存在本质,而不是作为一个人。“神性”可能是更准确的说法。意思是没有人见过神性的本质。”(坦尼)
ii. “这里所说的看见神,不仅是身体上的看见(虽然这是真的,见出埃及记33章20节; 提摩太前书6:16)乃是凭直觉和无谬的知识,叫有这知识的人能显明神的本性和旨意。”(阿尔福德)
iii. 在父怀里的独生子:正如克里索斯托姆所观察到的那样,这一表达表明了本质的亲族和统一性——它源自孩子和父母之间亲密无间的结合。”(阿尔福德)
C. 施洗约翰的见证。
1. (19-22) 耶路撒冷的宗教领袖质问施洗约翰。
约翰所作的见证记在下面:犹太人从耶路撒冷差祭司和利未人到约翰那里,问他说:你是谁?他就明说,并不隐瞒,明说:我不是基督。他们又问他说:这样,你是谁呢﹖是以利亚吗﹖他说:我不是。是那先知吗?他回答说:不是。于是他们说:你到底是谁,叫我们好回覆差我们来的人。你自己说,你是谁?
a. 约翰所作的见证记在下面: 我们已经知道施洗约翰来是为作见证(约翰福音1:7和1:15)。现在我们知道他为耶稣作的见证是什么。
i. 犹太人:“这是第一次在本福音书中使用‘犹太人’这个词,不是指全体人民,而是指一个特定的群体——在这里是耶路撒冷的宗教机构。”(布鲁斯)
ii. 这样,那生来瞎眼的人的父母本是犹太人,但据说他们怕犹太人(约翰福音9:22)。”(莫里斯)
b. 我不是基督: 约翰对犹太人的领袖强调了他的身份不是什么。他没有把注意力集中在自己身上,因为自己不是弥赛亚。他的工作是将人指向弥赛亚。
i. 约翰完全拒绝了这种说法; 但他以某种暗示拒绝了。在希腊语中,‘我’这个词是根据它的位置来重读。这就好像约翰说:“我不是弥赛亚,但是,如果你知道,弥赛亚就在这里。’”(巴克利)
ii. 他就明说,并没有隐瞒: “真诚而勤奋地; 他双手虔诚地放弃了这一荣誉,因为他知道得罪忌邪的神的危险。”(特拉普)
iii. 对于福音作者约翰来说,重要的是要让他的读者明白,施洗约翰并没有自夸。“直到公元250年,克莱门廷派告诉我们,‘约翰的一些门徒传讲他的时候,好像他们的主人是弥赛亚一样。’”(巴克利)
c. 你是谁呢? 是以利亚吗?因为以利亚的个性和他在耶和华面大而可畏之日未到以前必来的应许(玛拉基书4:5-6),耶路撒冷的祭司和利未人很容易就把约翰和以利亚联系起来。
i. 约翰小心翼翼地从不说自己是以利亚。然而耶稣指出,在某种意义上,约翰是以利亚,是在他的职分和灵里服事(马太福音11:13-14和马可福音9:11-13)。
d. 是那先知吗?在申命记18:15-19中,神应许另一位先知会在适当的时候来到。根据这段经文,他们就以为另有一位先知要来,不晓得约翰是不是那先知。
2. 约翰向宗教领袖解释他的身份。
他说:我就是那在旷野有人声喊着说:修直主的道路,正如先知以赛亚所说的。那些人是法利赛人差来的(或作:那差来的是法利赛人);他们就问他说:你既不是基督,不是以利亚,也不是那先知,为什么施洗呢﹖约翰回答说:我是用水施洗,但有一位站在你们中间,是你们不认识的,就是那在我以后来的,我给他解鞋带也不配。这是在约但河外伯大尼(有古卷:伯大巴喇),约翰施洗的地方作的见证。
a. 我就是那在旷野有人声喊着说: “约翰引用以赛亚书40章3节解释了他的作为,就是预备主的道路。”他的洗礼预备人们为即将到来的王洁净自己。意思是,“收拾干净,准备好迎接王的来访。”
i. 约翰真正的功能不是教导伦理,而是把人指向耶稣。“修直主的道路”是一个预备的呼召,因为弥赛亚的来临近了。”(莫里斯)
ii. 宗教领袖们想知道约翰是谁,但他对回答这个问题并不感兴趣。他想谈谈他的使命:为弥赛亚预备道路。
b. 你既不是基督……为什么施洗呢?约翰不是法利赛人心目中的先知之一,他们就怀疑约翰的权威。然而,正如他所解释的,约翰的施洗工作完全符合他的使命。
i. “他的洗礼很明显与众不同,因为他亲自施行; 它不像改信犹太教的洗礼那样是自我施行的。”(布鲁斯)
c. 我是用水施洗: 约翰的洗礼表明他谦卑地愿意悔改,洁净自己,为即将来临的弥赛亚做准备。然而,约翰的洗礼并没有帮助人们保持清洁。耶稣的工作和圣灵的洗礼比约翰的洗礼意义更大。
i. 约翰时代的犹太人实行洗礼。这是仪式清洁的产物,但仅限于那些想成为犹太人的外邦人。在接受约翰的洗礼时,犹太人必须与外邦人等同。这是真正悔改的表达。
ii. 约翰的洗礼不太可能遵循犹太人的洗礼模式,那种洗礼模式要放弃一切邪恶,完全浸在水中,然后重新成为遵守律法者当中的一员。”(坦尼)
iii. “约翰身上的新奇之处和这种做法背后的刺痛是,他把这种仪式应用到犹太人身上,这种仪式被认为是适合外邦人新加入犹太信仰的……把犹太人放在与外邦人同样的阶层是令人震惊的。””(莫里斯)
d. 但有一位站在你们中间,是你们不认识的,就是那在我以后来的:约翰对众宗教领袖说,他不是自己工作的中心,中心乃是那位已经在他们中间的。约翰的工作是为那一位预备道路。
e. 我给祂解鞋带也不配: 在洗脚之前解开鞋带是家里最底层的奴隶的责任。
i. 在拉比和他们的门徒之间存在着一种师生关系,这种关系有可能被滥用。拉比完全有可能要他们的门徒提供不合理的服务。有一件事拉比会期待他的门徒做的被认为是“太低”的事,就是解开拉比的鞋带。约翰说他甚至不配做这件事。
ii. “有一个拉比说,‘仆人为主人所作的任何事,门徒都要为他的主人作。只是解鞋带的事除外。’”(布鲁斯)
iii. 这些事情发生在约但河外的伯大尼: “采访发生在约旦河东岸的伯大尼(渡船之家), 在奥利金时代叫做伯大巴拉的地方(浅滩之家)——传统上在约书亚的领导下约柜和以色列民族通过的地方(约书亚记3:14-17)。(特伦奇)
3. 施洗约翰的见证:耶稣是神的羔羊。
次日,约翰看见耶稣来到他那里,就说:看哪,神的羔羊,除去(或作:背负)世人罪孽的。
a. 次日,约翰看见耶稣来到他那里: 据估计,这是约翰给耶稣施洗以后以及耶稣在旷野受试探四十天以后的事了。耶稣回来看约翰的施洗工作。
i. “耶稣从约翰手里受洗,好像已经是几个星期以前的事了。从那时起祂就离开了,但现在祂回来了,约翰吸引众人把注意力转向祂。”(布鲁斯)
ii. 因为29节必须理解为是在洗礼之后发生的事,也必须理解为在耶稣受试探之后发生的事。在这种假定下,就不会有一点问题。”(阿尔福德)
b. 看哪!神的羔羊,除去世人罪孽的。在耶稣传道的起初,迎接耶稣的话语就宣告了祂的命运——为了人类的罪在十字架上痛苦的牺牲和死亡。十字架的阴影投射在耶稣的整个事工当中。
i. 约翰并没有把耶稣描绘成一个伟大的道德榜样,或是一个圣洁和爱的伟大导师。他宣告耶稣是罪的祭物。他没有说“看哪,伟大的榜样”或“看哪,伟大的夫子”——而是说看哪,神的羔羊,除去世人罪孽的。
ii. “他使用‘羔羊’这个词来代指牺牲的象征。现实就是所有动物的牺牲都只是象征。”(道兹)
c. 看哪!神的羔羊,除去世人罪孽的。施洗约翰在这句话中总结了耶稣最伟大的工作: 处理困扰人类的罪的问题。这句话的每一个字都很重要。
i. 看哪!约翰看见耶稣来到他那里,就这样说。作为一个传道者,约翰首先看到了耶稣本人,然后告诉所有的听众要转向耶稣,看他。
ii. 神的羔羊: 约翰使用的献祭羔羊的形象,在旧约中多次出现。耶稣完美的成就了出现过的每一个形象。
• 祂是创世以前被杀的羔羊。
• 祂是伊甸园中被杀的动物,皮用来掩盖最初的罪人的裸体。
• 祂是神自己预备给亚伯拉罕代替以撒的羔羊。
• 祂是以色列的逾越节羔羊。
• 祂是利未人献祭时用作赎罪祭的羔羊。
• 祂是以赛亚书中被宰的羔羊,随时被剪毛
• 每只羔羊都在死亡中完成了自己的角色; 这是一个宣告,耶稣将死,并且是为世人罪孽成为一个牺牲。
iii. 除去: 原文结合了承担和除去的意思。耶稣承担了罪,但在某种意义上,他把罪加在自己身上,并把它带走。“动词‘除去’表达了带走的意思。”(莫里斯)
• “约翰没有说‘很多罪’。但是他说,“世人罪孽”,好像人类所有的罪过都用一个可怕的黑色的包裹裹在一起,放在这个更好的阿特拉斯的不畏缩的肩膀上,祂能忍受这一切,而且能把这一切都带走。”(麦克拉伦)
iv. 罪孽: 不是复数的罪,而是单数的罪,意思是全人类的罪都归为一,归在耶稣身上。这个福音作者只有后来回头看时,才明白这施洗者的全部含义。”(特伦奇)
v. 世人:这神的羔羊的祭,完全有能力赦免一切的罪,洗净一切罪人。它足够大,可以为所有世人。“祂将把自己作为赎罪祭,不仅是为了祂的子民的罪,而且是为亚当后裔所有罪的萌芽,全世界的罪,伊甸园里的叛教: 施洗者的视野如此宽广而深邃。”(特伦奇)
4.(30-34) 施洗约翰的见证: 耶稣是神的儿子。
这就是我曾说,有一位在我以后来,反成了在我以前的。因他本来在我以前。我先前不认识他,如今我来用水施洗,为要叫他显明给以色列人。约翰又作见证说,我曾看见圣灵,仿佛鸽子从天降下,住在他的身上。我先前不认识他。只是那差我来用水施洗的,对我说,你看见圣灵降下来,住在谁的身上,谁就是用圣灵施洗的。我看见了,就证明这是神的儿子。
a. 因他本来在我以前: 施洗约翰实际上出生在耶稣以前——约翰知道这一点(路加福音1章)。当约翰说耶稣是在他以前时,指的是耶稣在永恒中已经存在。约翰知道耶稣的永恒性,耶稣是神。
i. 有一位在我以后来:“这里原文中用了希腊语的一个术语aner (在中文翻译中是“一位”; 它的意思是“男人”,强调男性特征——这一点在更一般的类人猿中是没有的。在男女关系的意义上,aner的使用表达了基督对于祂的跟随者的领导关系中的亲密性。”(坦尼)
b. 你看见圣灵降下来,住在谁的身上,谁就是用圣灵施洗的。神给了施洗约翰确实的记号,叫他知道谁是弥赛亚。圣灵降下来住在谁的身上谁就是。约翰为耶稣作了可靠的见证,因为他有从神而来的确实的凭据。
i. 我: “耶稣受洗时所领受的,没有一样是祂先前没有的: 施洗者只是在那天看见了本来无形发生的(耶稣藉圣灵感孕)有形的象征。”(特伦奇)
ii. 若用水洁净人与约翰的事奉有关,圣灵的恩赐就是给那位比约翰更大的。”(布鲁斯)
c. 我看见了,就证明这是神的儿子。施洗约翰的郑重见证说,耶稣是神的儿子。祂是神的儿子,正如约翰福音1:18所示,祂完美地显明了父神的本性和特征。
i. 约翰福音强调约翰作为见证人而不是施洗者的角色。见证人为他们所见所经历的事作见证,为要证实真理。若非如此,就是不可靠的,是道听途说,而不是直接证据。
ii. “施洗者称祂为‘神的儿子’时,是目光明朗的: 他讲的就是基督教的教义,即肉身的耶稣也是永恒之父的永恒之子,地位平等且都是永恒。”(特伦奇)
iii. 见证人不是中立的——他们致力于证词的真实性,不然他们就是不可靠的见证人。约翰是一个可靠的见证人,他知道耶稣的身份是因他亲眼所见。
D. 第一批门徒的见证。
1.(35-39) 约翰的两个门徒开始跟随耶稣。
再次日,约翰同两个门徒站在那里。他见耶稣行走,就说,看哪,这是神的羔羊。两个门徒听见他的话,就跟从了耶稣。耶稣转过身来,看见他们跟着,就问他们说,你们要什么?他们说,拉比,在哪里住?(拉比翻出来,就是夫子)耶稣说,你们来看。他们就去看他在哪里住,这一天便与他同住,那时约有申正了。
a. 约翰同两个门徒站在那里: 福音书作者告诉我们,这两个门徒中有一个是安得烈(约翰福音1:40)。另一个不知道名字,但是我们有理由认为他就是福音书作者约翰本人,他在自己的福音书中出现过几次,但是从来没有被明确表明。
i. ”另一个门徒是谁, 并不能确定:但是考虑到(1)在福音书中作者从未明确提到自己的名字,(2)这个记录是如此详细准确甚至指明一天的具体时间, 在各个方面都表现出一个目击者的标志,(3)从上一个情形看, 这另外一个门徒一定会被命名,没有名字隐含了一些特殊的原因,我们有理由推断,这就是福音传道者本人。”(阿尔福德)
ii. 见耶稣:“仔细地注视着,embleqav, 从en,进入,到blepw,以坚定和专注的目光注视着。(克拉克)”转向一个人的典型的搜索的目光。”(莫里斯)
b. 看哪,神的羔羊!约翰在约翰福音1章29节已经提到过这一点。也许在这个时候——耶稣从旷野的试探中回来之后——约翰每次看见耶稣都这样说。对他来说,这是关于耶稣最重要的事情。
c. 就跟从了耶稣: 经文没有明确说明,但暗示了这两个门徒是在约翰的许可和指示下这样做的。施洗约翰不在乎自己的门徒会不会聚集在一起跟随自己。他完全满足于让这些门徒离开他的圈子,去跟从耶稣。这就成全了他的使命; 并没有将其夺走。
d. 你们要什么?…你们来看: 耶稣问了这两个门徒一个重要的、合乎逻辑的问题,一个祂今天仍在问全人类的问题。为了让他们得到答案,耶稣指引他们来跟随自己,而不是约翰或其他任何人(来看)。
i. 你们要什么?“夫子在弥赛亚的职位上说的第一句话是这样一个意义深远的问题,并不是一个意外。‘你们要什么?“祂在问我们每一个人这个问题,祂现在正在问。”(麦克拉伦)
ii. 祂探寻他们,看他们是出于无聊的好奇心,还是出于真正认识祂的渴望。”(坦尼)
iii. 尽管约翰知道很多关于耶稣的事,耶稣并没有让他们回到施洗约翰那里。要成为耶稣的门徒,他们必须直接与耶稣打交道。所以耶稣邀请约翰和安得烈成为祂生活的一部分。耶稣并没有过一种与世隔绝、极度私密的生活。耶稣教导和训练祂的十二个门徒,让他们与祂同住。
e. 那时约有申正了:对作者来说,这是一个值得纪念的时刻,他记得遇见耶稣的确切时间。这是一个微妙的线索,表明从约翰那里来的两个门徒中,有一个就是使徒约翰本人。
2. (40-42)安得烈带着他的哥哥西门彼得来到耶稣面前。
听见约翰的话,跟从耶稣的那两个人,一个是西门彼得的兄弟安得烈。他先找着自己的哥哥西门,对他说,我们遇见弥赛亚了,(弥赛亚翻出来,就是基督)于是领他去见耶稣。耶稣看着他说,你是约翰的儿子西门,(约翰马太十六章十七节称约拿)你要称为矶法。(矶法翻出来,就是彼得)
a. 他先找着自己的哥哥西门: 安得烈遇见了耶稣,然后想让他的哥哥西门彼得也遇见耶稣。在约翰福音中每次提到安得烈,他都带着一个人去见耶稣 (同样在约翰福音6:8和12:22)。
i. 几个世纪以来,大多数人就是这样相信耶稣基督的。彼得有一个安得烈,安得烈把彼得介绍给耶稣。这是自然的,因为基督教信仰经历的本质就是那些喜欢这种经历的人渴望与他人分享他们的经历。
ii. “‘安得烈先找到自己的哥哥西门’,这暗示后来那两个门徒中的另一个也找到了自己的兄弟,并在同一天带到同一个地方。”(特伦奇)
b. 我们遇见弥赛亚了: 这是一个简单而伟大的见证。安得烈知道耶稣是弥赛亚,是以色列和世界盼望已久的救主。
c. 你要称为矶法: 耶稣给西门起了一个新名字(矶法就是彼得,意思是一块石头),告诉安得烈的兄弟,他要成为怎样的人。在耶稣离开彼得之前,他将成为耶稣基督的坚石。
3. (43-44)耶稣呼召腓力跟从祂。
又次日,耶稣想要往加利利去,遇见腓力,就对他说,来跟从我吧。这腓力是伯赛大人,和安得烈、彼得同城。
a. 耶稣遇见腓力,就对他说,来跟从我吧:若是我们只有约翰福音这一卷福音书,可能就会认为这是耶稣初次遇见从加利利来的这些人。其他的福音书告诉我们,耶稣以前见过他们中的许多人; 然而,这次却是祂对腓力的正式邀请。
b. 来跟从我吧: 对腓力呼召的记录没有什么戏剧性的成分。耶稣简单地对他说,来跟从我吧。腓力就跟从了。
i. 动词‘跟从’在这里的意思是‘像一个门徒一样跟从’。现在时态有连续的力量,“持续不断地跟随”。”(莫里斯)
ii. 伯赛大的意思是“渔夫之家”或“渔村”。离约旦河入加利利海的地方不远。”(布鲁斯)
4. (45-51)拿但业克服偏见跟随耶稣。
腓力找着拿但业,对他说,摩西在律法上所写的,和众先知所记的那一位,我们遇见了,就是约瑟的儿子拿撒勒人耶稣。拿但业对他说,拿撒勒还能出什么好的吗?腓力说,你来看。耶稣看见拿但业来,就指着他说,看哪,这是个真以色列人,他心里是没有诡诈的。拿但业对耶稣说,你从哪里知道我呢?耶稣回答说,腓力还没有招呼你,你在无花果树底下,我就看见你了。拿但业说,拉比,你是神的儿子,你是以色列的王。耶稣对他说,因为我说在无花果树底下看见你,你就信吗?你将要看见比这更大的事。又说,我实实在在地告诉你们,你们将要看见天开了,神的使者上去下来在人子身上。
a. 摩西在律法上所写的,和众先知所记的那一位: 这是腓力作为耶稣的见证人为祂作的见证。他宣称耶稣是旧约中预言的弥赛亚和救主。
i. 今天我们通常认为拿但业就是那十二个门徒里的巴多罗买。拿但业是个人的名字,巴多罗买(罗买的儿子),是源于父名的名字。”(特伦奇)
b. 拿撒勒还能出什么好的吗?拿但业对腓力的回应存在偏见。拿但业听到耶稣从拿撒勒来,就以为自己没有理由再认为耶稣是弥赛亚,或是任何重要的人。
c. 你来看: 腓力没有就拿但业的偏见与他争论,只是简单地邀请他去见耶稣。
d. 看哪,这是个真以色列人,他心里是没有诡诈的。耶稣给了他极高的赞美。拿但业里面并没有诡诈。他没有戴面具。
i. 诡诈:“在早期希腊作家当中,最后一个词被用作‘诱饵’(用来钓鱼)。因此,它的意思是“任何为了欺骗或捕捉的狡猾的发明”,因此有欺骗或诡计的概念。这个词在圣经中用来描述改变心意之前的雅各(创世记27:35,这是圣殿翻译版本的重点:“一个心里没有雅各的以色列人!”’”(莫里斯)
ii. “他是纯正的以色列人,是诗篇作者宣告‘有福’的那种人,是‘心里没有诡诈’的那种人(诗篇32:2)。”(7)
e. 你在无花果树底下,我就看见你了:拿但业可能喜欢在无花果树荫下祷告,默想神和祂的话。然而,无花果树底下是一个拉比用来描述默想经文的短语。我们可以假设拿但业在祷告和默想经文上花了很多时间,耶稣告诉他“我就看见你了”。
i. 据说拉比哈萨在《贝雷石》中提到他和他的门徒有在无花果树下学习的习惯。”(特伦奇)
ii. 或许拿但业最近在那里默想,得了许多属灵的凭据。然而这是不能确定的。当然,无花果树的叶子遮荫,使人能够在炎热的白天坐在树下。”(布鲁斯)
f. 你是神的儿子,你是以色列的王。这是拿但业为耶稣作的见证。神的儿子描述了耶稣与父神的独特关系,以色列的王描述了祂作为弥赛亚和王的地位。
i. 神的儿子:“这里和那里一样,冠词很重要。表明这种表达应该被理解为包含了一个完整的,而不是最小的内容……耶稣不是用一般的人的术语可以表达的”(莫里斯)
g. 你将要看见比这更大的事:拿但业已经为在耶稣身上所看见的事而震惊,耶稣却对他说,还有许多许多更大的事会发生。
i. 要看见比这更大的事的应许,为信的人常存。“你们知道基督是道吗?”祂是更多; 既是灵又是生命。祂道成肉身了吗? 你们要看见祂得荣耀,就是祂在创世以先的荣耀。你知道祂是阿拉法,是所有一切以先的吗? 祂也是俄梅戛。你见过约翰吗? 你会遇到比他更大的一位。你知道水的洗礼吗? 你们要受火的洗。你见过十字架上的羔羊吗? 你必见祂在宝座上。”(梅尔)
h. 你们将要看见天开了,神的使者上去下来在人子身上。耶稣应许拿但业一个比他之前看到的更大的神迹,甚至看见天开了。
i. 耶稣宣告神的使者上去下来在人子身上,可能与创世记28章12节中雅各的梦有关,雅各在那里看见一个梯子从地上到天上,天使在梯子上升降。耶稣说祂就是那个梯子,是连接天地的纽带。当拿但业明白耶稣是神和人中间的中保时,这就是更大的神迹(你将要看见比这更大的事)。
ii. 他现在知道耶稣是连接天地之间鸿沟的真正的梯子。”(塔斯克)
iii. 这似乎是一个十分模糊的参考,但对拿但业来说是非常有意义的。这可能就是拿但业在无花果树底下默想的经文。
i. 人子,这个词背后的意思不是“完全人”或“理想人”,甚至不是“普通人”。而是指但以理书7:13-14,那荣耀的王,要来审判世界的,就是人子。
i. 耶稣经常使用这个称呼,是因为在祂的时代,这是一个没有政治和民族主义色彩的救主的名字。当时的犹太人听到“王”或“基督”时,他们常常会想到一个政治或军事救世主。耶稣强调了另一个术语,常称自己为人子。
ii. “‘人子’这一术语,让我们看到基督认为自己是属天的,是属天荣耀的拥有者。同时也向我们指出祂的卑微和祂为人类所受的苦难。这两者是一样的。”(莫里斯)
iii. 约翰福音的这一部分向我们展示了四种归向耶稣的方式:
• 安得烈来到耶稣那里,是因约翰所传的道,。
• 彼得来见耶稣,是因他兄弟作见证。
• 腓力来到耶稣面前,是耶稣直接呼召的结果。
• 拿但业来到耶稣面前时,克服了个人偏见,亲自与耶稣相遇。
iv. 这一部分向我们展示了证明耶稣身份的四个不同的见证人。谁还需要更多证据呢?
• 施洗约翰证明耶稣是永恒的,祂是受圣灵独特恩膏的人,祂是神的羔羊,耶稣是唯一的神之子。
• 安得烈证明耶稣是弥赛亚,是基督。
• 腓力证明耶稣是旧约中预言的那一位。
• 拿但业证明耶稣是神的儿子,以色列的王。
(c) 2020 The Enduring Word Bible Commentary by David Guzik – [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