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加福音第6章——平原布道
A.耶稣和关于安息日的争论。
1.(1-2节)争论的起源:门徒因在安息日“掐麦穗”受到指责。
有一个安息日,耶稣从麦地经过。他的门徒掐了麦穗,用手搓着吃。有几个法利赛人说:“你们为什么作安息日不可做的事呢?”
a.有一个安息日:如果未明确说明的第一个安息日是路加福音4:31所提到那个安息日,那么,路加给出这个时间标记,是说明自4:31所提到的那个安息日以来,耶稣在这两个星期(有一个安息日)里有多忙碌。
i. 克拉克和其他人都认为有一个安息日是指逾越节之后的第一个安息日。这里的文本有些复杂,它的意思可能只是说“在安息日”。
b.他的门徒掐了麦穗,用手搓着吃:他们所做的并没有错。根据申命记23:25中对穷人的规定,他们的拾取不算是偷窃。
c.你们为什么作安息日不可作的事呢?问题是他们做这件事的日子。拉比详细列出了安息日“要做”和“不做”的事项,他们的行为违反了其中的一项。
i. 门徒所做的,在宗教领袖看来是有罪的,因为他们掐穗、脱粒、簸扬和准备食物。因此,吃一口饭就违反了四条关于安息日的规定。
ii. 这种守安息日的方式在正统的犹太人中一直延续至今。1992年初,居住在以色列一个正统犹太社区内的租客眼睁睁地看着三套公寓被烧为废墟,发生火灾的时候,他们询问一位拉比,问在安息日打电话给消防队是否违反犹太律法。严守戒律的犹太人禁止在安息日使用电话,因为打电话会切断电流,被视为一种工作形式。半小时后,拉比才做出可以“打电话”的决定,那时,火势已经蔓延到了附近的两套公寓。
iii. 当时,许多拉比使得犹太教充满了各种与遵守安息日和其它律法相关的复杂仪式。古代拉比教导人不可在安息日打结——女人在腰带上打结除外。因此,如果必须从井里打水,你不能把绳子系在桶上,但女人可以把腰带系在桶上,然后再系在绳子上。
2.(3-5节)耶稣用两个重要原则回应这一指控。
耶稣对他们说:“经上记着大卫和跟从他的人饥饿之时所作的事,连这个你们也没有念过吗?他怎么进了神的殿,拿陈设饼吃,又给跟从的人吃?这饼除了祭司以外,别人都不可吃。”又对他们说:“人子是安息日的主。”
a.连这个你们也没有念过吗:这是毫不隐晦地指责自信很熟悉经文的宗教领袖(6:2中的法利赛人)。耶稣还质疑他们是否念过或理解圣经;他暗示他们不知道下面旧约事件的要点。
i. “我们可能仔细地阅读圣经,可能对圣经的章节非常熟悉,能一字不差地引用圣经,能通过各种考试——却完全忽略了圣经的真意。”(巴克莱)
b.大卫和跟从他的人饥饿之时所作的事:耶稣通过引用撒母耳记上21:1-6中大卫使用圣饼(陈设饼)的例子,来说明第一个原则:人的需要比宗教礼仪更重要。
i. 这正是许多沉溺在传统中的人所不能接受的。
· 他们不相信神喜爱良善,不喜爱祭祀(何6:6)。
· 他们不相信爱人比宗教礼仪更重要(赛58:1-9)。
· 他们不相信“神所要的祭,就是忧伤的灵。神啊,忧伤痛悔的心,你必不轻看。”(诗51:17)
ii. “安息日律法的任何应用,如果对人有害,那就违背了神的旨意。”(摩根)
iii. 大卫的事件是一个有效的辩护,因为:
· 它是一个吃饭的例子。
· 它可能是在安息日吃的(撒上21:6)。
· 这不仅关系到大卫,也关系到跟从他的人。
c.人子是安息日的主:第二个原则甚至更引人注目。耶稣说他是安息日的主,既然安息日的主都没有因门徒的行为受到冒犯,那么,这些宗教领袖也不应该受到冒犯。
i. 这是直接声称自己是神。耶稣说他有权柄知道他的门徒是否犯了安息日的律法,因为他是安息日的主。
3.(6-8节)耶稣进入会堂,看见一个右手枯干的人。
又有一个安息日,耶稣进了会堂教训人。在那里有一个人右手枯干了。文士和法利赛人窥探耶稣,在安息日治病不治病,要得把柄去告他。耶稣却知道他们的意念,就对那枯干一只手的人说:“起来,站在当中!”那人就起来站着。
a.耶稣进了会堂:路加福音显明,反对耶稣和跟从他之人的声音不断增强。然而,耶稣仍然参加会堂的聚会,不放弃神子民的聚集——即使我们可能认为他有理由不参加。
b.文士和法利赛人窥探耶稣,在安息日治病不治病:法利赛人承认耶稣有神的能力行神迹,但他们却设法陷害他。好像一个人能飞,当局却因为他没有在机场降落而逮捕他。
i. 宗教领袖窥探耶稣,却对他毫无爱心。我们可以察看耶稣,但心仍然远离他。
ii. “他们甚至可能是专门把那人带进会堂,设谋陷害耶稣”(佩特)。也许他们有更大的期望,耶稣会比他的跟随者行更大的神迹。
4.(9-11节)安息日的主在安息日治病。
耶稣对他们说:“我问你们,在安息日行善行恶,救命害命,哪样是可以的呢?”他就周围看着他们众人,对那人说:“伸出手来!”他把手一伸,手就复了原。他们就满心大怒,彼此商议怎样处治耶稣。
a.在安息日行善行恶,救命害命,哪样是可以的呢?耶稣向宗教领袖提出问题时,强调了安息日的真理。若真正行善,没有在哪一天行是错的。
i. 耶稣时代的宗教领袖应用律法的方法(超出了圣经的诫命本身),显然忽视了对穷人的怜悯和关爱。“毫无疑问,对神的典章的亵渎,没有什么比拦阻怜悯更严重的。”(摩根)
ii. 现代基督徒所面临的挑战,是向所有人彰显爱心和怜悯,并在有争议的社会问题上忠实地坚持神清楚阐明的道德标准。
b.伸出手来:当耶稣吩咐那人“伸出手来”时,他是在吩咐那人做一件他当时无法做的事情。但既然耶稣吩咐了,又有能力做到,那人就努力伸出手,结果他痊愈了。
c.他们就满心大怒:宗教领袖的反应令人震惊,但事实就是那样。耶稣在安息日行这个神迹的时候,他满足了普通人的需要,违背了琐碎的宗教传统。显然,他们的大怒和密谋杀害耶稣(彼此商议怎样处治耶稣),远比医治那个枯干之人的手更加违背安息日的规定。
i. 耶稣经常斥责他那个时代怀着这种心态的宗教领袖。他说他们:“将人的吩咐,当作道理教导人……你们是离弃神的诫命,拘守人的遗传……这就是你们承接遗传,废了神的道。”(可7:8-9,7:13)
iii. 耶稣并不是要改革安息日。他努力表明,他们对安息日的理解是错误的,没有抓住实质。律法主义者想要辩论条例;但问题不在于哪些条例是正确的,而是在于亲近神的基本方法。我们强调这不是基于我们为他做了什么,而是基于他在耶稣基督里为我们做了什么。
B.拣选十二使徒。
1.(12-13节)耶稣拣选十二个人。
那时,耶稣出去上山祷告,整夜祷告神。到了天亮,叫他的门徒来,就从他们中间挑选十二个人,称他们为使徒。
a.那时,耶稣出去上山祷告:耶稣正处在他传道生涯的关键时刻:
· 他违背了宗教领袖的传统,他们开始密谋杀害他。
· 政治领袖也开始密谋除灭他(根据马可福音3:6)。
· 有许多人跟从他,但他们对属灵的事情并不感兴趣,很快就会反过来抵挡他。
i. 为了应对这些压力和不断变化的情况,耶稣引退起来,特别为此事祷告。我们认为耶稣是经常祷告的,但为了这个特别的需要,他出去上山祷告。“因此,耶稣为了不被打扰,为了让自己有机会向神倾心吐意,为了避免炫耀,他去到了山上。”(司布真)
ii. 耶稣独自上到山上,整夜祷告,然后从门徒中挑选十二个人做他的使徒。
b.整夜祷告神:耶稣将要拣选他的门徒。从某种意义上讲,在耶稣上十字架受难之前的三年传道生活中,没有什么比这事更重要的。这些人将继续他的工作,如果没有他们,耶稣的工作将永远不会扩展到整个世界。难怪耶稣为了这个关键选择而整夜祷告。
i. 耶稣是神,然而,他并不是使用自己的全知来挑选使徒。相反,他整夜祷告。耶稣就像面临其它争战时一样,他以人的身份来面对这场争战;他就像我们一样,需要寻求父的旨意,依靠圣灵的能力。
ii. 整夜:“独自祷告一个晚上可能会使我们成为新的人,使我们从灵里贫穷变得灵里富足,从战栗变为得胜。”(司布真)
c.叫他的门徒来:门徒(也包括使徒)属于耶稣。门徒从来不属于任何人;他们只属于耶稣,他们是他的门徒。
i. “门徒是学习者,是学生,但在第一个世纪,学生不只是学习学科;他们要跟随一位老师。‘门徒’有个人依附成分,但‘学生’没有。”(莫里斯)
d.就从他们中间挑选十二个人:耶稣挑选了十二个使徒,因为这是新选民的根基,正如以色列有十二个支派,耶稣也有十二个使徒。
e.称他们为使徒:他从跟随者中(更大的门徒群体)挑选了十二个人,称他们为使徒。
i. 使徒的古希腊词的意思是“大使”。“希腊词是apostolos,意思是‘奉差遣者’”(佩特)。它指的是代表差遣者并带有差遣者信息的人。根据希伯来书3:1:“同蒙天召的圣洁弟兄啊,你们应当思想我们所认为使者、为大祭司的耶稣。”从广义上讲,耶稣也是一位使徒。
2.(14-16节)十二人名单。
这十二个人有西门,耶稣又给他起名叫彼得,还有他兄弟安得烈,又有雅各和约翰,腓力和巴多罗买,马太和多马,亚勒腓的儿子雅各和奋锐党的西门,雅各的儿子犹大和卖主的加略人犹大。
a.彼得……安得烈,又有雅各和约翰:我们对这十二人中的大多数实在知之甚少。我们对彼得、雅各、约翰和犹大等有所了解,但对其他八个人,我们只知道他们的名字。他们的名声是留给天上的,他们的名字要写在神天国之城的十二根基上(启21:14)。
b.这个团体中有很多有趣的关系。有的是兄弟(雅各和约翰,彼得和安得烈);有的是生意伙伴(彼得、雅各和约翰都是渔夫);有的政治观点截然相反(对罗马人友好的税吏马太和憎恨罗马人的奋锐党的西门);有一个是要出卖耶稣的(卖主的加略人犹大)。
i. “犹大的‘加略人’绰号,可能暗示他来自加略城:他似乎是十二门徒中唯一的犹太人。”(焦乐富)
ii. 看起来十二门徒的名字通常是成对排列的。“因为耶稣一对一对地差遣他的使徒出去,所以将他们成对列出来是合乎逻辑的。”(魏斯比,Wiersbe)
· 彼得和安德烈。
· 雅各和约翰。
· 腓力和巴多罗买(在约翰福音1:45中也称为拿但业)。
· 马太(利未)和多马(他的名字意为“双子”)。
· 亚勒腓的儿子雅各和奋锐党的西门。
· 雅各的儿子犹大(在马可福音3:18中也称为达太)和加略人犹大。
c.卖主的加略人犹大:耶稣拣选犹大,知道他会成为卖主的。耶稣后来告诉门徒,是他拣选了他们,他知道他们中间有一个是魔鬼(约6:70)。
i. 耶稣还有其他许多人可以选择。他从众人中拣选了这十二个人。
ii. 耶稣不是要找一个易怒的人来制造丑闻或争论。在耶稣传道期间,我们没有读到其它关于犹大的丑闻。其他门徒在与耶稣相处的三年中,似乎做了更坏的事。
iii. 耶稣拣选犹大,知道犹大会做什么,但他也知道神将允许甚至使用犹大所行的大恶成就神的至善旨意,尽管那是犹大的意图。
iv. 有人问一个神学家,“为什么耶稣拣选加略人犹大做他的门徒?”老师回答说:“我不知道,但是我有一个更难的问题:耶稣为什么拣选我?”
3.(17-19节)耶稣治好了许多人的疾病,从很多人身上赶出鬼。
耶稣和他们下了山,站在一块平地上。同站的有许多门徒,又有许多百姓,从犹太全地和耶路撒冷,并推罗、西顿的海边来,都要听他讲道,又指望医治他们的病。还有被污鬼缠磨的,也得了医治。众人都想要摸他,因为有能力从他身上发出来,医好了他们。
a.耶稣和他们下了山:耶稣和他们(他的门徒)下了山,要服侍和祝福这一大群人。耶稣不仅教导他们如何服侍别人,也希望他们能帮助他。在这里,他们似乎是以团队的形式来做工的。
i. 耶稣本可以独自完成这一切。但他必须与这十二个人组成团队,这既是为了他们,也是为了事工。
b.站在一块平地上:这几节经文所描述的工作和所记录的教导,一直到这一章的结尾,都是在一块平地上发生的。对一些人而言,这是一个很有帮助的区分,将下面的教导与马太福音5-7章中所记述的山上宝训区分开来。
i. 然而,有些人注意到,从加利利海的海面上看,加利利海周围的地区——包括传统上的八福山,就是耶稣发表山上宝训的山——就像一座山,但当人站在上面时,它却像平地一样。
c.又有许多百姓,从犹太全地和耶路撒冷,并推罗、西顿的海边来:人们从很远的地方赶来,指望耶稣医治他们的病,赶出他们身上的鬼,甚至有人从推罗、西顿等外邦城市赶来。
d.又指望医治他们的病:这是一个戏剧性的场面,成百上千的人聚集在耶稣身边想要摸他,希望从他那里获得奇迹。看见那样的场面和情景,耶稣就教导他们。我们可以说,他中断了医治事工,带领大家学习圣经。
e.有能力从他身上发出来,医好了他们:耶稣不仅在他里面有神的能力;而且当他医治众人的疾病时,有能力从他身上发出来。
i. 患血漏的女人一摸耶稣的衣裳,就立即得了痊愈。经文说:“耶稣顿时心里觉得有能力从自己身上出去”(可5:30)。当耶稣服侍有需要的人时,不论是传道/教导或行神迹,都有某些东西从他身上出去。被神使用和服侍别人,使他付出了代价。
4.(20节a)耶稣准备教导门徒和众人。
耶稣举目看着门徒说:
a.耶稣举目看着门徒:这里所记录的耶稣之教导,通常称为平原布道,因为它是在平原上进行的(路6:17),与记录于马太福音5-7章中的山上宝训不同。
i. 马太福音5-7章中所记录的教导,在很多方面上与路加福音的相似,但也有差别。大体上,路加福音的叙述要短得多。许多人可能想知道这究竟是两个不同的教导,还是同一个教导。
ii. 学术界对在这个问题上存在着分歧。但是我们应该记住,耶稣是一个巡回传道人,他关注的重点是神的国(参路4:43)。
iii. 巡回传道人经常对不同的人群中重复自己的讲道,尤其是教导某一主题的时候。这里的布道可能与马太福音5-7章的相同,但也许是在不同的时间和地点讲的。
b.看着门徒:在路加福音里,耶稣在拣选十二个门徒(路6:12-16)之后和差遣他们到各地宣传福音之前(路9:1-6)讲这个伟大的信息,并非是偶然的。倾听和理解这个信息是他们接受教导的一部分,因为它有助于清楚解释做弥赛亚耶稣的跟随者意味着什么。
i. “可以推测,这个布道有双重功能:鼓励耶稣的门徒保持忠心,同时鼓励非门徒跟从耶稣。”(佩特)
ii. 很明显,平原布道(和山上宝训)对早期教会产生了重大影响。早期的基督徒经常提到它,他们的生命闪耀着激进门徒的光辉。
c.说:耶稣在平原布道(及山上布道)中说的话,一直以来被视为耶稣——或任何人——的道德教导大全。在平原布道中,耶稣告诉他的跟随者及未来跟随者该如何生活。
i. 据说,如果你把所有哲学家、心理医生或心理顾问所提出的关于如何生活的一切好建议收集起来,把其中的愚蠢部分除掉,归纳出真髓,你所剩下的,正是对耶稣这个伟大信息的拙劣模仿。
ii. 山上宝训有时被认为是耶稣的“天国宣言”。美国革命者发表了《独立宣言》。马克思发表了他的《共产党宣言》。耶稣用这个信息解释了他的国度议程和计划。
iii. 它所提出的议程,与以色列民族对弥赛亚的期望截然不同。它没有展现弥赛亚统治的政治或物质祝福。相反,它表达了耶稣在我们生命中做主的属灵含义。这个伟大信息告诉我们,如果耶稣是我们的主,我们当要怎样生活。
iv. 我们要明白,山上宝训并不是探讨救恩的问题,而是探讨耶稣的门徒和潜在门徒如何在道德上和日常生活中尊耶稣为王。
v. “这可能是犹太人的一个讲道方法。犹太人把讲道称为卡拉兹(Charaz),意为串珠。拉比认为,传道人在任何话题上都不能停留太久,为了保持兴趣,他必须迅速地从一个话题转到另一个话题。”(巴克莱)
C.神国的奇妙计划。
1.(20节b)贫穷人的福分。
你们贫穷的人有福了,因为神的国是你们的。
a.有福了:耶稣应许赐福他的门徒,并应许贫穷的人有福了。“有福了”的古希腊词意为“快乐”,但“快乐”这个词最真实、最神圣的含义,不是我们现代意义上所说的舒适或娱乐。
i. 翻译为有福了的同一个希腊词——在某种意义上是“快乐的”——在提摩太前书1:11被应用于神:“这是照着可称颂之神交托我荣耀福音说的。”“马卡里奥斯(Makarios)描述说,这是一种有其内在奥秘的快乐,是一种平静、无可比拟、自足的快乐,是一种完全不受各种生活机遇和变化影响的快乐。”(巴克莱)
ii. 耶稣在马太福音25:34中告诉我们,在审判的日子,他将对他的子民说:“你们这蒙我父赐福的,可来承受那创世以来为你们所预备的国。”到那一天,他将会在蒙赐福的人和受诅咒的人之间做出判断——他知道并解释了对蒙赐福之人的要求。我们也可以说,没有人比耶稣更蒙福;他知道什么样的人生是有福的人生。
iii. “同时,我们也要欣喜地注意到,有福了使用的都是现在时态,这是一种现在就可以享受和为之欣喜的幸福。不是‘将要有福了’,乃是‘有福了’。”(司布真)
b.你们贫穷的人有福了:在古希腊词汇中,有几个词可以用来描述贫穷。耶稣在这里使用了描述极度贫穷的词;意思是必须为拥有或得到任何东西而乞求的人。
i. 一读到这句话我们就会感到奇怪。贫穷的人有福了?这根本说不通。然而,这个真理的力量和智慧在于贫穷的人必须向别人寻求他所需要之物。他对自己养活自己的能力不存幻想。
ii. 虽然耶稣的教导中有许多实用性智慧,但他是一个属灵的人,并且是在教导属灵主题。耶稣所说的贫穷是指属灵贫穷,这正是他在马太福音第5章的讲道中所表达的。
iii. 灵里贫穷的人认识到自己没有属灵财富,知道自己在属灵上是破产的。我们不能通过人为地自我憎恨而获得灵里贫穷。它是圣灵在我们的心里做工,我们对他做出回应的结果。
iv. 每个人都可以从这里开始;有福的,不只是那些纯洁、圣洁、属灵或非常好的人。每个人都可成为灵里贫穷的人。“不是我所拥有的,而是我所没有的,使我的灵魂与神最先发生接触。”(司布真)
c.因为神的国是你们的:灵里贫穷的人穷得不得不乞求,然而他们却得到了赏赐。他们得了神的国。因此,灵里贫穷是接受神国的绝对前提,因为只要我们对自己的属灵资产持有幻想,我们就永远不会从神那里得到我们绝对需要的东西。
i. 将对穷人的祝福放在前头是有原因的,因为这可以使我们能正确地看待后面的命令。靠我们自己的力量,我们无法遵守这些命令,我们必须像乞丐一样依靠神的力量才能遵守。
2.(21节a)饥饿之人的福分。
你们饥饿的人有福了!因为你们将要饱足。
a.你们饥饿的人有福了:饥饿的人会寻求东西。他们寻找食物,希望能填饱肚子。他们的饥饿驱使他们专注于某一件事。耶稣描述了那些像饥饿的人关注食物一样关注他和他的义之人的福分。
· 这种渴望是真实的,就像饥饿是真实的一样。
· 这种渴望是自然的,就像一个健康的人自然会感到饥饿一样。
· 这种渴望是强烈的,就像饥饿一样。
· 这种渴望是痛苦的,就像真实的饥饿会令人痛苦一样。
· 这种渴望是一种驱动力,就像饥饿可以驱使人一样。
· 这种渴望是健康的标志,就像饥饿是健康的标志一样。
i. 我们应该记得,耶稣是在一个真实知道饥渴是什么滋味的时代和文化中说这话的。现代的人——至少在西方世界——常常远离饥渴的基本需求。我们很难对耶稣和他的公义感到饥渴。
ii. 马太记录了耶稣所讲的类似信息,他记录说:“饥渴慕义的人有福了,因为他们必得饱足”(太5:6)。因为耶稣所说的不仅仅是肉身饥饿,甚至他在路加福音的布道中也暗示了这种渴望。饥渴慕义的人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 渴望有公义的本性。
· 渴望成圣,变得更加圣洁。
· 渴望持续活在神的公义中。
· 渴望看到公义在世上被高举。
b.因为你们将要饱足:耶稣应许使饥饿的人得饱足,使他们能吃多少就吃多少。这是一个奇怪的饱足,既满足我们,又让我们渴望更多。
3.(21节b)哀哭之人的福分。
你们哀哭的人有福了,因为你们将要喜笑。
a.你们哀哭的人有福了:哀哭是因为个人和社会的卑贱和贫穷状况;但也意识到他们的卑贱和贫穷是因为罪。你们哀哭的人,实际上是指为罪及罪的后果而哀哭。
i. 保罗在哥林多后书7:10说,这种哀哭是“依着神的意思忧愁,就生出没有后悔的懊悔来,以致得救。”哀哭的人知道神的特别之处,与他一同受苦(腓3:10),亲近那常经忧患的人(赛53:3)。
ii. “我不相信那种仰望耶稣时眼里没有一滴眼泪的信心。在我看来,没有眼泪的信心是私生子的信心,不是从神的灵生发的。”(司布真)
b.因为你们将要喜笑:当神使事情变好时,那些为自己的属灵状况悲伤的人会发出真正的喜笑。“一宿虽然有哭泣,早晨便必欢呼。”(诗30:5)
c.现在(译注:和合本圣经没有“现在”,但合和本修订本及其它一些译本有):在这三个看似矛盾的陈述中——用贫穷、饥饿和哀哭来描述一个人的属灵状况——耶稣都使用了“现在”这个充满希望的词。
· 你们现在贫穷的人,有一天将得神的国。
· 你们现在饥饿的人,有一天将得饱足。
· 你们现在哀哭的人,有一天将要喜笑。
i. 有些人认为,耶稣更多的是一个社区组织者或革命者,而不是一个真正的传道人和教师,耶稣所说的这些祝福,意思是要人颠覆社会秩序,将权力交给受压迫的人。
ii. 事实上,耶稣非常关心将权力交给受压迫的人,但他的重点是对付最大的压迫——罪对人的残暴辖制和使人与神隔绝。虽然耶稣没有忽略那些在物质层面上贫穷、饥饿、哀哭之人的需要,但他关注的是改变他们,并最终改变社会的属灵革命。
iii. 事实上,耶稣在这里所说的话是反对社会革命的,因为他为目前贫穷、饥饿和哀哭的人带来了盼望。革命者想要剥夺一切现存盼望,并要求人立即采取行动(通常是暴力,有时是谋杀)来改变现状。这种思想必然会带来苦果,例如,共产主义意识形态的谋杀者曾造成数以亿计的人死亡。耶稣展示了一条更好的道路,一条给人带来真正盼望的道路。
4.(22-23节)被人恨恶的福分。
人为人子恨恶你们,拒绝你们,辱骂你们,弃掉你们的名,以为是恶,你们就有福了。当那日,你们要欢喜跳跃,因为你们在天上的赏赐是大的,他们的祖宗待先知也是这样。
a.人为人子恨恶你们……你们就有福了:我们觉得那些认为自己属灵贫穷和饥饿的人,以及那些哀哭寻求神的人,不可能被人恨恶,但他们确实被人恨恶。
b.拒绝你们,辱骂你们,弃掉你们的名,以为是恶:这说的是对耶稣跟随者的憎恨程度;甚至会有更糟糕的事临到他们。耶稣说,为此,他的跟随者(为人子)将有福了。
i. 耶稣的话很快就应验在了他的门徒身上。早期基督徒受到许多敌人的拒绝、辱骂,认为他们是邪恶的。基督徒被指控:
· 是嗜食同类者,因为世人对吃主晚餐的活动有严重和蓄意的误解。
· 是不道德的,因为世人故意歪曲基督徒每周的“爱宴”和他们的非公开聚会。
· 是革命狂热分子,因为他们相信耶稣会再来,那将是世界末日。
· 是家庭分裂者,因为当夫妻或父母一方成为基督徒后,往往会改变家庭,给家庭带来分裂。
· 是叛国者,因为他们不敬拜罗马众神,也不敬拜皇帝。
c.当那日,你们要欢喜跳跃:如此受人恨恶却能欢喜快乐,这是自相矛盾的,然而,因为受逼迫的人在天上的赏赐是大的,又因为受逼迫的人有好的同伴:在他们以前的先知也曾受逼迫。
i. 特拉普列举了一些受迫害时仍然欢喜跳跃的人。当乔治·罗珀(George Roper)来到火刑柱前时,他高兴得跳了起来,紧紧地抱住用来烧他的火刑柱,仿佛那是他的朋友。泰勒医生(Doctor Taylor)在行刑前跳起了舞蹈,当被问到他感觉如何时,他说:“警长,再好不过了,神是应当称颂的。现在我快要到家了……我已经在我父的家了。”劳伦斯·桑德斯(Lawrence Saunders)微笑着拥抱他的刑柱,亲吻它,说:“欢迎基督的十字架,欢迎永生。”
5.(24-26节)奇怪的灾祸。
“但你们富足的人有祸了,因为你们受过你们的安慰;你们饱足的人有祸了,因为你们将要饥饿;你们喜笑的人有祸了,因为你们将要哀恸哭泣;人都说你们好的时候,你们就有祸了,因为他们的祖宗待假先知也是这样。”
a.有祸了:这个短语所表达的是遗憾和同情,而不是威胁。耶稣所说的灾祸似乎和他的祝福一样自相矛盾。我们通常看不出富足、饱足、欢笑或被人说好有什么祸。
b.但你们富足的人有祸了……你们饱足的人有祸了:富足,无需求感,持续兴奋和好时光是进入神国的真正障碍。在我们认识到自己贫穷、饥饿和需要安慰之前,我们通常不会以我们应有的方式来到耶稣面前。
i. 在这些自相矛盾的说法中,耶稣将人对神国的当前期望与他国度的属灵现实作了对比。耶稣告诉我们,神会做令人意想不到的事。耶稣嘲笑世界的价值观。他高举世人所藐视的,弃绝世人所仰慕的。耶稣完全翻转了(而不只是侧翻)人对神国的观念。
D.神的议程是一个爱的计划。
1.(27-28节)爱你的仇敌。
“只是我告诉你们这听道的人;你们的仇敌,要爱他;恨你们的,要待他好;咒诅你们的,要为他祝福;凌辱你们的,要为他祷告。”
a.你们的仇敌,要爱他:这是一个非常简单易懂的命令,但很难遵守。耶稣确切地告诉我们该如何爱我们的仇敌:要待他好,要为他祝福;凌辱你们的,要为他祷告。
i. 耶稣知道我们会有敌人。神国的计划考虑到了现实世界的问题。虽然我们会有敌人,但我们要用爱心回应他们,相信神会保护我们的事业,能以最佳的方式击败我们的敌人,把他们变成我们的朋友。
b.……要待他好……要为他祝福;凌辱你们的,要为他祷告:耶稣告诉我们要爱我们的仇敌,这种爱并不是心中的一种温暖和模糊感觉。如果我们等待这种感觉,我们可能永远都不会爱他们。爱我们的仇敌是一种为仇敌做某些事情的爱,完全有别于我们对他们的感觉。
i. 咒诅你们的,要为他祝福:意思是对那些说我们坏话的人,我们要说他们的好话。
ii. “我们不能像爱我们最亲近的人那样爱我们的仇敌。这样做是不自然的,也是不可能的,甚至是错误的。但是我们要认识到,不管别人对我们做了什么,即使他侮辱我们,虐待我们,伤害我们,我们也要只寻求他的最大益处。”(巴克莱)
2.(29-30节)甘愿忍受冤屈。
有人打你这边的脸,连那边的脸也由他打。有人夺你的外衣,连里衣也由他拿去。凡求你的,就给他。有人夺你的东西去,不用再要回来。
a.有人打你这边的脸,连那边的脸也由他打:耶稣继续他惊人的教导,说我们必须接受某些冒犯我们的恶行。
i. 有人辱骂我们时(打你这边的脸),我们总是想同等地辱骂回去,甚至辱骂得更多。耶稣说我们应该耐心地忍受这样的辱骂和冒犯,而不是与辱骂我们的恶人作对。相反,我们相信神会保护我们。弗朗斯(France)指出,根据古代犹太文献,用手背打人是一种严重的冒犯行为,要受到重罚(《密西拿·公民法》8:6)。
ii. 如果我们认为耶稣的意思是指不应该抵挡罪恶,那我们就错了。耶稣的生活证明应该而且必须抵制罪恶,例如他在殿里推倒兑换银钱之人的桌子。
iii. “耶稣在此所说的是,真正的基督徒要学会不对任何辱骂心怀怨恨和寻求报复”(巴克莱)。如果我们思想耶稣是怎样遭受辱骂和毁谤的(说他是贪吃的人,是醉酒的人,是私生子,是亵渎者,是疯子,等等),就能明白他自己如何活出了这个原则。
iv. 如果我们认为耶稣的意思是指当我们的身体受到攻击时,我们不能抵抗或防卫,那就错了。耶稣说打你这边的脸,这在文化上理解为严重侮辱,而不是身体攻击。耶稣并不是说,如果有人用球棍打我们的右脸,我们应该让他们再打我们的左脸。哥林多后书11:20讲的可能就是这种侮辱打脸。
v. 如果我们认为耶稣的意思是指社会中不应该有惩罚或报应,那也是错误的。耶稣在这里所谈的是个人关系,而不是政府在制止罪恶上的应有职能(罗13:1-4)。当我个人受到侮辱时,我必须转过脸去,但是政府有责任阻止恶人进行人身攻击。
b.有人夺你的外衣,连里衣也由他拿去。凡求你的,就给他:耶稣在此告诉我们如何对待那些亏负我们及强制和控制我们的人。我们应该通过牺牲性的付出和爱来控制局面。
i. 根据摩西的律法,是不能夺取他人外衣的(出22:26;申24:13)。
ii. “作为耶稣的门徒,如果有人要他们的内衣(一种类似于我们所穿套装的贴身衣服),他们非但不寻求赔偿,而是心甘情愿地放弃他们合法持有的东西。”(卡森,Carson)
iii. “老的说法是:要坚持你自己的权利,爱你的邻居,恨你的敌人,这样才安全。新的说法是:要忍受冤屈,爱所有的人。”(摩根)
c.有人夺你的东西去,不用再要回来:我必须认识到神会看顾我们,才能活出这种牺牲性的爱。我们知道,如果我们把里衣给别人,神必会给我们更多的里衣。
i. 对这种牺牲的唯一限制,是爱本身所施加的限制。如果我们的爱不是出于自愿,而是要操纵别人,那就不是爱。给予或不抵抗并非总是爱。
ii. 我们可以说保罗重申了耶稣的这个思想:“你不可为恶所胜,反要以善胜恶。”(罗12:21)
3.(31节)黄金法则。
你们愿意人怎样待你们,你们也要怎样待人。
a.你们愿意人怎样待你们,你们也要怎样待人:早在耶稣之前,这个命令的消极陈述方式就为人所知。人们常说:“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但耶稣更上一层楼,以积极的方式陈述这个命令,说我们应该向别人做我们希望别人对我们做的事。
i. “黄金法则不是耶稣发明的;它以多种形式存在于高度多样化的环境中。大约在公元20年,拉比希勒尔被一个异教徒挑战,要求他在外邦人单腿站立的短时间内对律法做出总结。据说他是如此回应挑战的:“己所恨恶,勿施于人。这就是律法的全部;其余的都是注释。去学吧!”(《安息日》[b.Shabbath] 31a)。显然,只有耶稣对这条规则做出了积极的陈述。”(卡森)
ii. 这样,耶稣使命令变得更广了。这是不违反交通法规和做一些积极事情的区别,比如帮助被困的司机。根据法则的消极形式,马太福音25:31-46中的山羊可以被判为“无罪”。然而,根据黄金法则的积极形式——耶稣的形式——他们确实是有罪的。
b.你们也要怎样待人:这尤其适用于基督徒团契。如果我们想体验爱,让别人向我们伸出援助之手,我们就必须爱别人,向别人伸出援助之手。
i. “呃,如果所有人都这样去行,就没有奴役、战争、咒诅、攻击、说谎和抢夺了。将会只有正义和爱!什么样的国有这样的法律啊!”(司布真)
ii. 这使律法更容易理解,但并没有使它变得更容易遵守。没有人能始终如一像他们希望别人对待自己那样去对待别人。
4.(32-35节)按照神爱的方式去爱。
你们若单爱那爱你们的人,有什么可酬谢的呢?就是罪人也爱那爱他们的人。你们若善待那善待你们的人,有什么可酬谢的呢?就是罪人也是这样行。你们若借给人,指望从他收回,有什么可酬谢的呢?就是罪人也借给罪人,要如数收回。你们倒要爱仇敌,也要善待他们,并要借给人不指望偿还,你们的赏赐就必大了,你们也必作至高者的儿子,因为他恩待那忘恩的和作恶的。
a.你们若单爱那爱你们的人,有什么可酬谢的呢?如果我们只是爱那些爱我们的人,我们不应该认为那是美德或效法耶稣。
i. 请记得,耶稣在这里是教导他国度的公民当有什么品格。我们应当期望有与世人不同的品格。对基督徒的期望比别人高有很多原因:
· 他们声称拥有别人所没有的东西,声称自己已经重生、悔改和已经被耶稣基督救赎。
· 他们确实拥有别人所没有的东西;事实上,他们已经重生、悔改和已经被耶稣基督救赎。
· 他们有别人没有的力量;靠着那加给他们力量的基督,他们凡事都能做。
· 他们有神的灵住在他们里面。
· 他们比别人有更好的未来。
b.你们也必作至高者的儿子:我们如此行,就是在效法神,他以爱对待他的仇敌,恩待那忘恩的和作恶的。
i. “神这样做的时候,他对我们说了什么?我相信他是这样说的:‘现在正是白白施恩的日子,现在正是怜悯的时候。’他施行审判的日子,就是将善恶分别开来的时刻,还没有来到。到那一日,他必登上审判台,将当得的份判给义人和恶人。”(司布真)
ii. 这是一个例子——如果能够,我们也要爱我们的敌人,祝福他们。我们如此行,就显明我们是至高者的儿子。“借着相信圣子,我们蒙重生成为神的儿子;但我们被要求要确保我们所蒙的恩召和拣选坚定不移——证明和维护我们享有这个神圣称号的权利。我们要通过言行来表明,唯独有神圣的生命和原则激励我们,我们才能够做到这一点。”(迈耶)
5.(36-38节)遵从的原则。
你们要慈悲,像你们的父慈悲一样。你们不要论断人,就不被论断;你们不要定人的罪,就不被定罪;你们要饶恕人,就必蒙饶恕。你们要给人,就必有给你们的,并且用十足的升斗,连摇带按、上尖下流地倒在你们怀里;因为你们用什么量器量给人,也必用什么量器量给你们。”
a.你们要慈悲,像你们的父慈悲一样:在耶稣的国里,我们有一个慈悲对人的模式。我们应该像神慈悲地对待我们一样,慈悲地对待别人。这是极大的慈悲,只要求我们对别人有更多的慈悲,而不是更少。
b.你们不要论断人,就不被论断:耶稣这样命令,是警告我们不可论断人。因为我们若论断人,也要同样被论断。
i. 那些看起来对圣经一无所知的人非常喜欢这节经文。然而,大多数引用这节经文的人并不明白耶稣所说的是什么。他们似乎认为(或希望)耶稣是命令人普遍接受任何一种生活方式或教导。
ii. 在同一个讲道的稍后部分(路6:43-45),耶稣吩咐我们要凭生命的果子辨认我们自己和他人,某种评估对辨认是必要的。基督徒蒙召是要彰显无条件的爱,但并不是要无条件地认可。我们确实能爱那些做了不该做之事的人。
iii. 所以,虽然这并不是禁止我们检验他人的生活,但它却禁止我们用惯常的心去检验。门徒给那个用油膏抹耶稣之脚的女人定罪就是一个不公正论断的例子(太26:6-13)。他们认为她浪费了东西;耶稣说她做了一件永远被人记念的好事。门徒的判定轻率、苛刻且不公正。
· 当我们往坏处想别人时,我们就违背了这条命令。
· 当我们只是说别人的过错时,我们就违背了这条命令。
· 当我们只是根据一个人一生中最糟糕的时候来评判他时,我们就违背了这条命令。
· 当我们评判别人隐藏的动机时,我们就违背了这条命令。
· 当我们没有设身处地考虑他人的处境就评判他人时,我们就违背了这条命令。
· 当我们评判别人的时候没有意识到我们自己也会被评判时,我们就违背了这条命令。
c.你们要饶恕人,就必蒙饶恕:耶稣扩展了不可论断人的概念。他还告诉我们不要定人的罪,并要白白地饶恕人。
d.你们要给人,就必有给你们的,并且用十足的升斗,连摇带按、上尖下流地……耶稣鼓励我们要慷慨地给予别人,不要担心因为给予而遭受损失。他想把我们从给予太多的恐惧中释放出来。
i. 这是真实的,并已经在慷慨给予物质资源上得到了验证。简而言之,你所给予的,不可能超过神所给你的。他会以这样或那样的方式还给你,比你给予他的更多。然而,在这个上下文中,这句话的最直接应用不是给予物质资源,而是给予爱、祝福和饶恕。当我们按照神慷慨给予的模式去给予爱、祝福和饶恕等一切时,我们永远不会是损失者。
ii. 倒在你们怀里:“犹太人常常穿着一件宽松和长及脚跟的长袍,腰上束着一条腰带。袍子下端可以提起来,在腰带上方的胸部位置形成一个可以装东西的大衣兜。所以,这个短语的现代版应该是:‘人们会填满你的衣兜’。”(巴克莱)
e.你们用什么量器量给人,也必用什么量器量给你们:耶稣“你们不要论断人,就不被论断”的命令,就是建立在这个原则之上的。神会根据我们量给别人的量器量给我们。这是我们要慷慨地以爱、饶恕和仁慈对待他人的有力动机。如果我们想从神那里得到更多的东西,就应该更多地给予别人。
i. 我们可能会说耶稣并没有禁止评判别人。他只要求我们的评判完全公平,我们评判别人的标准,也是我们希望别人评判我们的标准。
ii. 我们对别人的评判有错,往往不是因为我们根据某一个标准来评判,而是因为我们应用该标准时是虚伪的——我们在自己的生活中忽略了这个标准。我们用一个标准来评判别人,却用另一个标准来评判自己,这是很常见的事——我们对自己比对别人宽容得多。
iii. 根据耶稣时代的一些拉比教导,神使用两种量器来审判人。一种是公正量器,另一种是仁慈量器。你希望神用哪一种量器来衡量你,你也应该以那一种的量器去衡量别人。
iv. 当我们评判别人的行为时,我们应当意识到我们自己也会被评判,我们应该思考我们希望如何被评判。若我们意识到我们自己会被别人评判,我们就应该只评判别人的行为,并且应该思考我们希望别人如何评判我们。
E.两种方式的区别。
1.(39-42节)举例说明“看见”。
耶稣又用比喻对他们说:“瞎子岂能领瞎子,两个人不是都要掉在坑里吗?学生不能高过先生;凡学成了的不过和先生一样。 为什么看见你弟兄眼中有刺,却不想自己眼中有梁木呢?你不见自己眼中有梁木,怎能对你弟兄说‘容我去掉你眼中的刺’呢?你这假冒为善的人!先去掉自己眼中的梁木,然后才能看得清楚,去掉你弟兄眼中的刺。”
a.瞎子岂能领瞎子:这是显而易见的。瞎子不能领瞎子。所以我们决不应指望别的瞎子带领我们,而我们也不应该盲目地带领别人。相反,我们应该让耶稣成为我们的带领者,他是我们的老师,能看见并知道一切事情。
i. 耶稣提醒我们,有些所谓的领袖是瞎眼的——要小心他们。后来,当耶稣谈到他那个时代的一些宗教领袖时,他说:“任凭他们吧!他们是瞎眼领路的,若是瞎子领瞎子,两个人都要掉在坑里。”(太15:14)
ii. “虽然法利赛人和文士在会堂里拿着圣经讲解,但这并不意味着他们真正明白圣经的意思……法利赛人不跟从耶稣,所以他们不明白也不遵从圣经。”(卡森)
iii. 在耶稣的话中,我们看到了那些领瞎子的瞎子所犯的罪。我们也看到跟随者有责任确保他们的带领者不是瞎子。
b.学生不能高过先生:门徒很像学生,只是多了一些跟随和效仿主人或老师的元素。所以,门徒永远不会高过老师,凡学成了的不过和先生一样。我们会变得与我们所跟随的人一样,所以,我们一定要选择好的老师来跟随。
i. 在这个非常清楚和合乎逻辑的真理中,耶稣给出了美好的应许。若我们接受他的教导,在他里面成长,我们就会变得更像他,越来越有“他儿子的模样”(罗8:29),最终,“主若显现,我们必要像他,因为必得见他的真体。”(约一3:2)
ii. “主耶稣取了我们卑微的样式,使我们在他的荣耀里有他的样式……万有都是靠他造的,与他相比,受造物必然有其局限性。但在我们能有的程度上,将会有同样的完美——他的美加在我们身上。”(迈耶)
c.为什么看见你弟兄眼中有刺,却不想自己眼中有梁木呢?耶稣幽默地使用了刺和梁木这两种实物,表明我们对自己的罪,往往比对别人的罪宽容得多。
i. 虽然人的眼睛里可能真会有刺,但显然不会真有梁木或木条。耶稣使用这些夸张、幽默的画面,使他的信息更容易理解,更令人难忘。
ii. 这是一幅幽默的画面:一个人的眼睛里插着一根木条,然而他却试图帮朋友除去眼中的刺。想到这个画面,你肯定会忍俊不禁。
iii. 看见别人眼中有刺,却不想到自己眼中有梁木的一个例子,是一些宗教领袖把一个犯奸淫的妇女带到耶稣面前。那个妇女的确犯了罪;但那些宗教领袖的罪更重,耶稣的话揭示了这一点:“你们中间谁是没有罪的,谁就可以先拿石头打她。”(约8:7)
d.你不见自己眼中有梁木:耶稣指出,自己眼中有梁木的人不会立刻意识到它。他对自己的明显错误视而不见。当我们自己也有同样(或更大)的错误时,却试图纠正别人的错误,我们就是“假冒为善的人”。
i. “耶稣非常温和,但他称这样的人是‘假冒为善的人’,这样的人对别人的小问题大惊小怪,对自己的大问题却毫不在意。”(司布真)
ii. 对于我们在这些事情上的假冒为善,别人几乎总是比我们自己看得清楚。我们可能设法忽视自己眼中的梁木,但别人会立刻注意到它。这种假冒为善的一个典型例子是大卫对拿单所讲故事的反应,拿单说有一个富人不义地夺了一个穷人的羊羔,并把它宰了招待客人。大卫立即定那富人有罪,却对自己更大的罪视而不见(撒下12章)。
e.先去掉自己眼中的梁木,然后才能看得清楚,去掉你弟兄眼中的刺:耶稣并没有说我们帮弟兄除去他眼中的刺是不对的。帮弟兄除去他眼中的刺是一件好事,但在此之前,你要先除去你自己眼中的梁木。
2.(43-45节)只有被耶稣彻底改变之后,我们才能这样跟从耶稣。如果耶稣触摸了我们,它必会在我们的生命中显明出来。
“因为,没有好树结坏果子,也没有坏树结好果子。凡树木看果子,就可以认出它来。人不是从荆棘上摘无花果,也不是从蒺藜里摘葡萄。善人从他心里所存的善,就发出善来;恶人从他心里所存的恶,就发出恶来。因为心里所充满的,口里就说出来。”
a.没有好树结坏果子,也没有坏树结好果子。凡树木看果子,就可以认出它来:这种果子是我们是谁的必然结果。最终——尽管收获果子可能需要一段时间——好果子或坏果子是显而易见的,它表明我们是什么样的树。并非每棵树都一样。
i. “不结好果子,就会结坏果子:人的心就像一棵树,虽然看不见,但一定会结出某种果子。凡不结果子的,或结坏果子的,都要被用火焚烧掉。”(克拉克)
ii. “不仅结恶毒果子的恶人会被剪除,而且那些中立者,就是不结好果子的人,也要被扔在火里。”(司布真)
iii. 在前一段经文中耶稣警告我们要先评判自己,在关注邻舍眼中的刺之前,要先查看我们自己眼中的梁木。所以,在我们要求别人之前,要先自问:“我结出荣耀神的果子了吗?”
b.善人从他心里所存的善,就发出善来;恶人从他心里所存的恶,就发出恶来。因为心里所充满的,口里就说出来:我们的话显明了我们的内心。如果心里所存的是善,它就会显出善来;如果我们心里所存的是恶,它迟早也会显出恶来。我们的话比我们所认为的更能说明我们是谁,显明谁是善人,谁是恶人。
3.(46-49节)总结劝勉:按照耶稣所命令的去做是我们的根基。
“你们为什么称呼我‘主啊,主啊’,却不遵我的话行呢?凡到我这里来,听见我的话就去行的,我要告诉你们他像什么人。他像一个人盖房子,深深地挖地,把根基安在磐石上。到发大水的时候,水冲那房子,房子总不能摇动,因为根基立在磐石上。惟有听见不去行的,就像一个人在土地上盖房子,没有根基;水一冲,随即倒塌了,并且那房子坏得很大。”
a.你们为什么称呼我‘主啊,主啊’,却不遵我的话行呢?耶稣对那些只是口头上承认信仰的人和那些听见我的话就去行的人做出了区分。
i. 我们必须称呼“主啊,主啊!”——如果我们不如此称呼,就无法得到拯救。虽然假冒为善的人可能会这样称呼主,我们也不应该羞于如此称呼。然而,光这样称呼是不够的。
ii. 耶稣的这个警告适用于那些向耶稣说话或谈论耶稣,但实际上是心口不一的人。这并不是说他们相信耶稣是魔鬼;而是说,他们只是非常肤浅地说这些话。他们的心在其它地方,但他们相信光说不做,以及没有心、没有魂、没有灵地履行某些宗教义务——只有空洞的言语和转眼即逝的思想——是有价值的。
iii. 耶稣的这个警告适用于那些称呼“主啊,主啊,”但他们的属灵生命却与日常生活毫无关系的人。他们去教会,也许还履行一些日常的宗教职责,然而就像其他任何人一样,他们犯罪得罪神和得罪人。“有些人说话像天使,生活像魔鬼;他们像雅各那样能说会道,却又像以扫那样狂野世俗。”(特拉普)
iv. 耶稣用疑问句的形式提出这个问题:为什么?“如果我们不顺服,为什么还继续声称顺服呢?每个犯了所指错误的灵魂都必须独自面对这个‘为什么’。所要说的就是,如果我们这样做,将会不可避免地发现这是毫无理由的。”(摩根)
b.凡到我这里来:在这里,耶稣用三个简短的要点描述了凭智慧和真理跟从他的人——然后继续阐述这样行之人的智慧。
i. “请仔细注意这个三重条件。1.‘凡到我这里来’–降服。2.‘听见我的话’–做门徒。3.‘就去行的’–顺服。”(摩根)
c.他像一个人盖房子:在耶稣最后关于两个建筑者的描述中,从外表看,两所房子是一样的。生命的真正基础通常是隐藏的,只有在暴风雨的时候才能显明出来。
i. “聪明人和愚昧人所从事的职业完全一样,而且在很大程度上实现了同样的目标;他们两人都着手建造房屋,都坚持不懈地建造,都建成了自己的房屋。他们之间非常相似。”(司布真)
d.到发大水的时候:耶稣警告我们,我们生命的根基必会在某个时候被摇动,或是现在(困难时期),或是在神面前的最终审判。我们最好现在就检验我们生命的根基,而不是等到以后,当我们站在神面前接受审判时,一切都将为时已晚,我们的命运将无法再改变。
i. 时间和人生风暴将会证明一个人的根基的坚固程度,即使它是隐藏的。当我们看到谁真正建立在稳固根基之上时,可能会感到惊讶。“最后,犹大在夜里出卖了基督,而尼哥底母在白天忠心地承认他。”(特拉普)
e.惟有听见不去行的:仅仅听神的话不足以建立稳固的根基。我们还必须行道。倘若我们不是这样,不作为的罪必追上我们(民32:23)——我们的毁坏将会很大。
i. 然而,读到这段经文的时候,没有人不知道自己以前没有,现在没有,而且将来也不会完全按照主的话去行。即使我们总体上去行(我们应该这样行)了,山上宝训关于神国的启示,也会一次又一次地驱使我们像贫穷的罪人那样,回到我们的救主面前。
(c) 2020 The Enduring Word Bible Commentary by David Guzik – [email protected]